魅力渝中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
重庆,既是一座“江”城,又是一座“山”城,因而是一座“江”“山”之城。雄奇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山”与“水”是重庆的自然地理,由此而衍生出人文底蕴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灿烂辉煌的宏大气象——“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
重庆犹如一首传统的民族乐,更是一曲创新创造的中国管弦乐。在重庆行走,就是品读传统精华,聆听历史回响,更是欣赏重庆人创新创造的新时代最华美的乐章。
山水雄奇
重庆的地貌天生雄奇。外部高山耸立,东北有大巴山,东南的武陵山,南面是大娄山,重峦叠嶂,云遮雾罩。踏入重庆,仿佛就能听到李白高唱“危乎高哉!”,这是乐章开篇的高八度。翻过大山,则是数十条山岭从东北向西南以近乎平行的阵势排列,将重庆地域分割开来:东部的盆周山地,中部的平行岭谷,西部的方山丘陵。
对旅游者来说,它犹如中国大地的琴弦,弹拨出金石相碰清脆有力的铿锵之声,金石相击悦耳动听的琅琅之声,金石交锋刺耳激越的铮铮之声,也有金石演奏时柔和美妙的悠扬之声,或战鼓擂响、令人振奋,或悦耳动听、心旷神怡,或刀剑相拼、紧张刺激,或琴弦轻扣、令人陶醉。
重庆的山,铁血雄浑,心雄万夫。众多的山脉形成了鲜明的垂直自然地带,从阔叶林、落叶林到针叶林,再到灌丛、草甸,林林总总地织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行走其间,步步见风景,处处有惊喜。
重庆的河,蜿蜒曲折,更添灵动。长江横贯重庆全境,牵起一串由峡、坝、岛、桥构成的旅游明珠。嘉陵江、乌江等从西、北、南各方奔流而来。大江与大山在此碰撞、缠绵,刚柔并济,阴阳相调,汇聚起奔腾不息的能量和无限生机的活力。
重庆山水,或雄奇壮美,或秀丽婉约。正是在江与山的共同雕琢之下,成就了今天“江峡相拥,山环水绕”的重庆城。
人文豪迈
重庆的人文,实证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
重庆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早在204万年前,三峡地区就有直立的“巫山人”生存、繁衍,你可在龙骨坡见证这里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亚洲人类的起源地。在大溪,可看到6000余年前的石斧、石锛、骨镞等工具和玉器、彩陶等,那是“石之精灵,骨之魂魄”。
重庆的人文,记录着中国最初的模样。
殷商的巴国,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在忠州,你可感受到巴蔓子将军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精神,那是重庆人忠勇性格的基因。
重庆的人文,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壮美篇章。
江山养豪俊,文采竞风流。巴渝大地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英杰和文坛巨匠。在重庆,有“诗仙”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有“诗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美写照;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流连。还有白居易、刘禹锡、陆游、陈子昂、王维、范成大、文天祥、黄庭坚等一代文豪留下的诗篇和墨宝。
重庆的人文,以“革命”标定其在20世纪的高度。
在邹容路,能够感受到这位18岁的重庆之子邹容,以“江流出峡,一泻千里”之势,写下《革命军》的风采;在太平门,你可凭吊邓小平、杨闇公、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趋日本、赴欧美、学苏俄的足迹。
1920年3月12日,在重庆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1926年,在重庆二府衙建立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在六店子谋划领导了顺泸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创建革命武装,举行武装起义的一次重要尝试。
重庆的人文,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一脉。
抗战时期,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中心,重庆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下,坚持抗战到底,直至最后胜利;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中心,重庆承接了中国战时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构筑了战时中国的经济基础;作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重庆创造的一系列成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座高峰。
特别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在重庆红岩嘴,培育出伟大的红岩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庆的人文,是日月同辉的历史天空。
这里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吴玉章、贺龙、叶剑英、邓颖超等工作和战斗过,并且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地方。在这片壮丽的土地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杨虎城,浩气长存的歌乐英烈许晓轩、江竹筠、陈然、王朴等在狱中与敌人进行过殊死的斗争,血洒共和国的旗帜。他们永远受到巴渝人民的爱戴,他们是巴渝天空中最为璀璨的星辰。
纵贯千年,巴渝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彪炳史册、三峡文化灿若星河、抗战文化影响深远、移民文化开放包容、统战文化聚力同心,汇聚成“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
名城新韵
江与山是天赐重庆的本底,是重庆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但真正让重庆的文旅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的,则是新时代赐予重庆的独特“新韵”。
新韵重庆,新在“千古三峡”已成“万世三峡”。
长江三峡是重庆文化和旅游的序章。千百年来,它向世人讲述着重庆的雄奇与崇高、厚重与神秘、质朴与浪漫、坚毅与豪迈。“高峡平湖”,更带来了重庆文旅之变,即“江”的三峡变成了“湖”的三峡。重庆人全身心融入新三峡,既传承传统的三峡文化——“千古三峡”,更创造新的三峡文化——“万世三峡”。
新韵重庆,新在“穷山恶水”已变身“民族武陵”。
人们曾经用“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来形容武陵山的过往。乘时代新风,重庆人硬生生地让那片穷山恶水,蜕变出民族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的“民族武陵”旅游新貌。
酉阳桃花源,清风拂来,桃花树下片片落红,随风起舞,带你穿越千年;秀山洪安,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可让你亲身体验拉拉渡,继续倾听翠翠与黄狗的故事;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以“世界第一风雨廊桥”著称,起伏间尽览“一江春水绿如蓝”的诗意;彭水,是“千里乌江,百里画廊”之精髓所在,乘船游览,移步换景,目不暇接;石柱,能让你听到世界名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最原始的歌唱。
新韵重庆,新在从“九开八闭”穿越到“魔幻两江”。
传统的重庆城,就是一座“九开八闭”极具辨识度的城郭。改革开放的春风,尤其是直辖的契机,让这座城市向上生长,跨江越河,成为一座“8D魔幻”的活力之城。
两江四岸重塑了都市旅游的版图。彩虹卧波,牵手四岸。重庆的城市景观,已经从半岛、从上半城,拓展到长江、嘉陵的两江四岸,形成了绵长的江岸旅游带。沿江的河滩,下有亲水公园,上有山城步道。两江之上,更有数十座桥梁连接四岸,构成了中国桥都的时代新景。
全域旅游提升了都市旅游的新品质。山城巷、戴家巷,早已将城市巷子打造成沟通立体城市、旅游与交通功能兼具的网红所在。十八梯,在保持其上下半城通道的同时,也变身旅游网红大景区。江北嘴,从一片河滩荒地、老城边角,变身都市第二CBD,成为城市金融和旅游的新景观。中央公园横空出世,已成依托重庆山水风貌特色、体现自然和谐之美的现代城市公园。
曾经阻碍城市发展的交通困境已经变身魔幻梦景。重庆是一座山城,“立体”彰显着独特的旅游体验——你可以在“八楼乘二路汽车”,可以从平街跨入大厦的十八层。一众摩天大楼的顶上,“重庆之眼”比比皆是。
传统的旅游资源也已蜕变成打卡的新热点。七十多年前建设的解放碑,是重庆城市的地理标志、人文标志,也是重庆人的心灵家园、精神象征。到解放碑听钟声,已成重庆人迎接新年的新仪式。
这是重庆文旅“新”之代表、“新”之标识、“新”之韵律所在。
我们期待八方游客都到重庆来游一游,逛一逛,尽情聆听这“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的交响曲。
(周勇 知名文史专家、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