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总有一些美食能凭借简单的食材和质朴的味道,牢牢抓住我们的胃,葱花饼便是其中翘楚。那金黄酥脆的外皮,裹着翠绿葱花的清香,咬上一口,酥脆与软糯在口中交织,满满的幸福感瞬间爆棚。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葱花饼的家常做法,还有它背后那些温暖的小故事。
做葱花饼,食材那是相当简单。面粉是基础,准备300克左右,普通中筋面粉就可以。葱花是灵魂,准备一把小葱,洗净后切成细细的葱花。再准备一些食用油,用来增加饼的酥脆感。另外,还需要适量的盐来调味。
把面粉倒入一个大碗中,慢慢加入温水,水温大概在40℃左右,这样和出来的面更柔软。边倒水边用筷子搅拌,搅拌成絮状后,下手揉面。揉面的时候不用太用力,感觉面团柔软有弹性就行。如果面团太干,就再加点水;如果太湿,就撒点面粉。揉好后,盖上保鲜膜,让面团“休息”20分钟左右,这个过程叫醒面,醒过的面更有韧性,做出来的饼口感更好。
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撒一些干面粉防粘,然后揉面排气,把面团里的气体排出来。揉好后,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取一个小剂子,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尽量擀得薄一些,这样煎出来的饼会更酥脆。在擀好的面片上刷一层食用油,撒上少许盐和葱花,然后把面片从一端卷起来,卷成一个长条,再把长条盘起来,压扁,用擀面杖擀成圆饼。这样一个葱花饼坯就做好啦。
平底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把做好的饼坯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煎。煎的时候要时不时转动一下锅,让饼受热均匀。等到饼的底部煎至金黄,翻面继续煎另一面。两面都煎至金黄后,用铲子轻轻按压饼的边缘,如果能听到“沙沙”的声音,说明饼已经煎好了。
在擀面片的时候刷一层食用油,这是让葱花饼酥脆的关键。油可以阻止面片之间的粘连,在煎制的时候形成层次,让饼更加酥脆。而且,刷油的时候要均匀,不要刷太多,不然吃起来会太油腻。
煎葱花饼的时候,火候很重要。火太大容易把饼煎糊,火太小又煎不熟,还煎不出酥脆的口感。所以用中小火刚刚好,这样既能保证饼熟透,又能让饼的外皮变得金黄酥脆。
说起葱花饼,它可是我和外婆之间的“美食纽带”。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经常在外婆家住。外婆知道我喜欢吃葱花饼,就经常变着花样给我做。
有一次,外婆在做葱花饼,我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外婆一边做一边给我讲解步骤,还时不时地让我尝尝味道。当那盘热气腾腾的葱花饼端上桌时,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那酥脆的外皮,裹着葱花的清香,味道简直太美妙了!我一边吃一边夸外婆做得好,外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从那以后,葱花饼就成了我在外婆家的“必点菜”。每次我去外婆家,外婆都会早早地准备好食材,给我做上一盘。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也学会了做葱花饼。有一次,外婆生病住院,我去医院看她,特意做了一盘葱花饼带过去。外婆吃着我做的葱花饼,眼里满是欣慰,她说:“我外孙女长大了,会做菜给我吃啦。”那一刻,我心里既温暖又有些心酸。
现在,外婆虽然不在了,但每次我做葱花饼,都会想起和外婆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这道葱花饼,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更是我和外婆之间亲情的见证。它承载着外婆对我的爱,也传递着我对外婆的思念。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动手做一张葱花饼啦?赶紧行动起来吧,让这美味的葱花饼为你的餐桌增添一份别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