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此时仍处“长夏”与“秋初”交替阶段——“暑湿未退,秋凉未盛”。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初长,若不注意养护,容易出现皮肤微干、偶有口咽不适等“轻燥”信号。此时养生重点在于“先润肺防微燥,再健脾祛湿邪”,为后续秋燥高峰期打好基础。
中医讲“肺主皮毛”,肺通过宣发肃降功能输布津液至全身,其中就包括滋养皮肤腠理。若肺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濡养肌肤,皮肤就会失去润泽;而燥邪又易伤肺,形成“肺燥→皮肤失养”的恶性循环。因此,润肺就是养皮肤。
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达灿教授结合经典中医理论与临床常用方,为大家推荐两款润肺生津、养肤防燥的茶饮,帮助缓解秋燥,由内而外养出水润健康。
桑杏润肺茶
材料:桑叶3g,杏仁5g,北沙参6g,梨皮1小块(或鲜梨半个切块)。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加500ml清水煎煮10分钟(若用鲜梨可后放5分钟)。
点评:轻宣凉润,缓解初秋燥咳。适合初秋皮肤轻微干燥、偶有干咳少痰、咽部异物感的中老年人。
沙参玉竹茶
材料:北沙参10g,玉竹10g,干银耳1/4朵(泡发后撕小块)。
做法:沙参、玉竹洗净,与泡发的银耳同入砂锅,加水800ml,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2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点评:养阴生津,缓解全身燥感。适合皮肤紧绷感强、全身燥热(如手足心热)、易口渴的更年期女性。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林清清
执行|郭子扬 李可欣
文字|林清清 实习生 思思 通讯员 陈佳佳
海报|陈健怡 李可欣
视频|郭子扬 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