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说到云南白茶的滋味独特性了。结合普洱茶的一山一味,我们通过对比喝了不同茶区原料制成的云南白茶后,发现它也具备这一特征。
比如易武料做的白茶它的汤质细腻、花蜜香扬、回甘生津很好;勐库料做的白茶,汤质清冽、蜜甜馥郁、甜度高,回味香甜感持久。
云南白茶,广义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的工艺(萎凋、干燥、精制)制作成的白茶。
纵观云南的茶树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它能够广泛支撑制作普洱茶、滇红、白茶等茶类。
茶树资源太丰富的后果就会导致我们忽略了一些好茶,如云南白茶。它起步较晚,在茶叶市场上的占有率较低。
而为了让云南白茶能够在茶叶市场上挣得一点位置,流通货的云南白茶开始冲锋陷阵。经过10多年的发展,终于让更多的茶友知道了云南白茶、喝到了云南白茶、认可了云南白茶。但这也间接误导了大家对云南白茶的刻板印象——便宜、量大。
事实并非如此。云南白茶也分阶梯——亲民的大通货有,高端品鉴的奢品也有。
像一些古树料做的古树白茶,你一喝就知道这是非常有内涵的茶。加上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先天优势,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所制成的云南白茶,被检测出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就有60多种,这些香气物质构成了云南白茶闻着香,喝着更香、喝下去还有回香的独特性。
大家喜欢云南白茶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它的纯净自然感。一片茶鲜叶离开茶树后,只借助自然的风、温度来完成蜕变,几乎没有什么花活,所以它就是茶叶最本真的味道。
云南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早在1100多年前的《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界诸山即今景东彝族自治县城周围的山(包括无量山、哀牢山部分);后一句可以理解为茶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只是简单的采下来、晾干后,收集起来的散茶叶。
结合现在散白茶的工艺来看,书中所写之茶可能是白茶最初雏形的概率很大。
接着到1840年,做茶的老百姓用景谷的鲜叶制成白茶(白龙须),进贡,成为贡茶。再到1939年,大厂(佛海茶厂)开始试制白茶,4年后,做出了高端白茶。
发展到现在,云南白茶也是走过了很远的路。
云南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山中林木繁茂,茶树与林木共生。
独特的土壤,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像用生长在倚邦龙过河古茶园的古茶树鲜叶,制作成的《李白的月》古树白茶,是非常高锐、浪漫的花粉香、蜜甜香,汤感细腻清润,咽下后唇齿间花蜜香斐然。
像用生长在勐库冰岛老寨的大树鲜叶,制作成的《山月》白茶,是馥郁的蜜甜香、冰糖甜香,汤感甘冽,蜜甜十足。
不同的云南白茶呈现出各自的茶滋味,在于茶树生长环境的不同。
喝云南白茶,大家更喜欢它的厚、润、层次丰富,这也是它的核心所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