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大家最关心的事!
峨眉山,素有 “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 的美誉,很久以来都是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但是,这几天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游客似乎对峨眉山没那么“感冒”了。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 209.52 万人次,同比下降 6.5%,经测算,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14.59 万人次。与此同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7 亿元,相比上一年减少了 5115.64 万元,同比下降 10.07%。
其实,峨眉山景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有一些曾经去过峨眉山的网友就分享过自己的经历,指出景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景点商业化气息过重,失去了原本的自然与文化韵味;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住宿、餐饮等方面体验不佳;景区门票及相关消费价格偏高,性价比不高。
正如部分网友所说,花了不少钱,却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旅游体验,感觉不太值。以后可能会选择其他更实惠、体验更好的地方。
从峨眉山本身来看。长期以来,峨眉山的收入结构中门票及相关交通费用占比过高,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在游客量下降时,直接导致了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
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不仅会让景区陷入 “门票涨价 - 游客减少 - 收入下降 - 再涨价” 的恶性循环,还会限制景区在旅游产业链延伸、增值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探索。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加快转型、改变过度依赖门票的模式已成为峨眉山亟待解决的问题。
峨眉山若想打破当前的困境,必须打破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加快转型步伐。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景区的经验,拓展旅游消费场景,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打造特色民宿集群、推出佛教文化体验课程、开发户外研学旅行项目等,通过提升二次消费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实现从 “门票经济” 向 “产业经济” 的转变。
从游客消费观念来看。如今消费者更加追求高性价比,不再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他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价格、体验感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游客为了丰富的体验踏上旅途,为了更优质的体验选择目的地。峨眉山若不能在性价比上满足游客的期待,自然容易被游客 “抛弃”。例如,景区内一些餐饮和住宿价格虚高,而服务和品质却未能跟上,这无疑会让游客心生不满,降低重游率和推荐意愿。
另外,景区的运营管理,也需要改进。虽然峨眉山景区在不断努力提升管理水平,今年初还成立了景区秩序管理局,百名执法员全天巡逻整治乱象,但过往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过去,景区曾出现过猴子伤人、宰客等现象,这些负面新闻经媒体曝光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峨眉山的形象和口碑。
在旅游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景区如果不改变自己,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要与时俱进,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性价比,创新旅游模式,加强运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