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8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中国经济半年报丨利润同比增长超60% 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更“绿”更智能》,报道首钢京唐公司利用钢铁厂余热蒸汽 ,驱动海水淡化高效运转,实现钢铁产能超低排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每当夜幕降临,唐山河头老街就会变得光彩夺目,给人一种穿越到大唐盛世的感觉。这条老街,不仅承载着唐山的历史记忆,更以它那美丽奇幻的夜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玩。河头老街把小桥流水江南古巷搬进唐山,青砖黛瓦配着人间烟火,随处拍摄都是大片。图为河头老街夜景,灯火辉煌。
中新社 8月4日傍晚,游客漫步唐山河头老街景区。夜幕降临,唐山河头老街灯火璀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图为河头老街工作人员在和游客互动游戏。
8月4日至8月1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刊发(播)唐山重点稿件24篇。8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河北唐山摄影爱好者戚辉成立公益团队——“为老兵拍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报道我市摄影爱好者戚辉成立公益摄影团队,为抗战老兵们拍摄肖像,记录其抗战故事,关心他们的生活,11年来足迹遍布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省份的27个县市区,行程达7万余公里。8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中国经济半年报丨利润同比增长超60% 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更“绿”更智能》,报道首钢京唐公司利用钢铁厂余热蒸汽,驱动海水淡化高效运转,实现钢铁产能超低排放。
人民日报
“为老兵拍照,是一场
与时间的赛跑”
8月5日,《人民日报》6版刊发题为《河北唐山摄影爱好者戚辉成立公益团队——“为老兵拍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消息,介绍唐山摄影爱好者戚辉11年奔走7万余公里,寻访了215位抗战老兵,为127位抗战老兵留下珍贵影像,用镜头与时间赛跑,守护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汇集127位抗战老兵的照片,撰写人物故事介绍,精心设计排版样式……眼下,戚辉正在为抗战老兵们策划一场特别的影展。
55岁的戚辉是中国联通河北唐山分公司的员工,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利用业余时间寻访抗战老兵,发起了一场关爱冀东八路军老战士的公益摄影活动,成立了一个由40余人组成的唐山公益摄影团队。11年来,团队为老兵们拍摄肖像,记录其抗战故事,关心他们的生活,足迹遍布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省份的27个县市区,行程达7万余公里。
寻访老兵,并不像按动快门那样简单。老兵们身居何处,大部分线索都是通过热心人士辗转获得。一次,由于拍摄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周,碰上老兵生病入院;还有一次,前一天与老兵约好见面,但第二天下午赶到时,老人已经去世……戚辉意识到:“为老兵拍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截至目前,戚辉团队寻访了215位抗战老兵,为他们拍摄了10万余张照片,记录下60余万字,出版《永不褪色的记忆——冀东八路军老战士风采录》专题画册,并在京津冀等地举办“永不褪色的记忆”摄影展,参观人数超30万。
“我们的寻访不会结束,宣传老兵故事也没有终点。”戚辉轻抚一张张照片,坚定地说。
新华社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8月10日,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消息,介绍北京交大学子暑期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训,触摸智能制造脉搏。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新高地。
这个暑假,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100余名同学,分批来到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简称“唐工大”)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实习。
唐工大肇始于1975年创办的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近年来,国家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唐山工业体系完备并辐射京津区域,为此学校树立“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理念,对接产业体系建设开设专业46个。
唐工大招生就业处处长王赤炎介绍,近年来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内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成了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香饽饽”。
唐工大校长张建军说:“学校携手钢铁制造、轨道交通行业头部企业、协会联盟,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61个、校外实训基地147个,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次北京交通大学同学们的实习,依托唐工大的2个校内工业机器人基地进行。”
唐工大党委书记李金生说:“我们将坚持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经济日报
钢铁业利润回升效益向好
8月7日,《经济日报》6版刊发题为《钢铁业利润回升效益向好》消息,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业利润同比增长63.26%,行业自律与钢企加速技术创新成效显著,高端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行业效益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和行业自律共同作用下,钢铁产量同比减少,行业利润合理回升。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在唐山曹妃甸举办。与会者普遍认为,上半年钢铁行业最大亮点就是钢企利润总额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营业成本为28055亿元,同比下降6.83%;利润总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上半年,首钢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完成预算目标任务,为打赢“十四五”收官战奠定坚实基础。其成功做法是用“上进”对冲“下行”,坚持以技术创新构建产品高端化新优势,三大战略产品汽车板、电工钢、镀锡镀铬板保持较好盈利水平。
这只是钢铁行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的缩影。宝钢股份全球首发极薄规格极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硅钢、河钢集团唐钢推出国内首款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世界首条双超宽机架宽厚板生产线在河南钢铁集团全线贯通等,高端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赵民革表示,下半年,随着中央扩内需政策要求的进一步落实、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政策相继落地,我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有进、向优向好的发展态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科技日报
“硬科技”挺起燕赵大地“产业脊梁”
8月5日,《科技日报》5版刊发题为《“硬科技”挺起燕赵大地“产业脊梁”》报道,介绍燕赵大地创新潮涌:中塞实验室突破汽车钢强度极限,东方物探“深地之眼”穿透万米地层,云谷科技柔性屏集群崛起,燕大科技园孵化近200家企业,燕赵钢铁实验室领衔钢铁绿色革命,河北以硬科技铸就产业新脊梁。
燕大科技园:
促进校地协同发展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燕大科技园”)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主导成立京津冀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打造“一园多区”协同空间格局——以校内核心辐射海港区、唐山迁安等分园,并创新实施“管理委员会+二级机构+运行公司”校地协同治理模式。
目前,燕大科技园总孵化面积超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0余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近200家,培育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逾50 家,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燕赵钢铁实验室: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作为河北省首家省实验室,燕赵钢铁实验室于2024年12月在唐山曹妃甸正式运行。该实验室由华北理工大学与河钢集团等单位共建,定位为全省最高层次的战略综合类科技创新平台。
燕赵钢铁实验室聚焦绿色低碳与高端材料核心技术攻坚,已攻克4项颠覆性技术,解决4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其5项产品实现国内首发,10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0项科研成果在河钢集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地应用,直接为企业新增销售额9000万元、利润6000万元。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围绕重点主导产业, 还启动建设燕赵绿色化工、燕赵现代交通、燕赵电力等一批高能级省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