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底捞之后,“自助小火锅”赛道,又添一位“猛将”!
近日,麻辣烫巨头“杨国福”,在青岛开首家自助小火锅门店,产品中包含海鲜,59.9元/位!
刚开业即大排场龙,需要等位2小时以上才能就餐。
究竟这家门店有何独特之处?
随着海底捞、杨国福等纷纷入场,自助小火锅又将谱写怎样的“新格局”?
1
59.9元/位!杨国福开首家自助小火锅店
杨国福开首家自助小火锅店,59.9元/位!
近期,职业餐饮网记者了解到,杨国福开出首家自助旋转小火锅门店,位于青岛市北区台东街。
因为开业的前三天有29.9元的优惠活动,引来一批顾客大排长队,等位要2小时以上。
那么,杨国福的这家小火锅店与其他品牌相比,有何相似,又有何不同?
1、一人一锅,采用“回转小火锅”自助模式
与海底捞推出的“举高高”回转小火锅模式类似,杨国福采用的也是一人一锅的回转自助点餐模式。
工作人员会将菜品放置在传送带上,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直接拿取菜品涮入面前的小火锅中。
值得一提的是,杨国福将“锅底”盛放在高铁小车造型的容器中,由传送带运输到顾客面前,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用餐需求,又增加了用餐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推出7种口味锅底,产品还涵盖“海鲜”菜品
在锅底口味方面,相比举高高,杨国福多了一种口味锅底。
一共有7款供顾客选择,包括招牌麻辣锅、奶香麻辣锅、酸果番茄锅、开胃金汤锅、养生菌汤锅、浓香番茄锅以及经典骨汤锅底。
而在产品方面,SKU极为丰富,涵盖了荤菜、素菜、海鲜、炸物、水果、小吃、甜品、饮料等多种品类。
比较特别有差异化的地方是,一共有两个创新点:
一方面是门店推出了海鲜菜品,涵盖蛏子、海螺、鱿鱼、蛤蜊、扇贝等。
以往,大多数自助小火锅店很少提供海鲜,主要原因在于海鲜的批量采购和长时间存放难度较大,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海鲜的最佳口感。
此次杨国福自助小火锅首店在青岛,充分利用当地盛产海鲜、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推出海鲜菜品,从顾客评价来看,海鲜点击率颇高。
另一方面,门店还会依据季节上线时令水果和蔬菜,像蟠桃、葡萄、香蕉等。
门店还有瓶装饮料和水,可以无限畅饮。
3、价格和“举高高”相同都是59.9元/位
价格方面,杨国福自助小火锅按人头计费,定价为59.9元/位,与海底捞的举高标准价位相同。
因为是新开业,开业前三天有大幅度优惠,价格为29.9元,抖音用券后是49.9元。
4、首店需等位两小时,顾客评价“褒贬不一”
“排队时间过长,十一点就要等位两小时了”;“现场混乱、发号忘记发到多少号”;“环境一般,桌子没擦干净“;“肉卷是合成产品、店内太热,环境和服务跟不上” 。可能是开业初期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在点评平台上杨国福首店遭到很多差评。
很多顾客表示,29.9元的价格觉得还不错,但是如果恢复59.9元,希望菜品质量上一层。
2
巨头纷纷涌入,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
巨头纷纷涌入,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随着近两年消费观念的转变,“自助”模式再次翻红。
而小火锅借着“自助”的东风,再次席卷全国。
凭借着菜品丰富、性价比,跑出一批百店、千店品牌。
如今,这块“肥肉”惹得海底捞、杨国福这样的巨头都纷纷“入局”抢食。
1、先是黑马频出,后是巨头们盯上,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
适应当下 “性价比优先” 的市场需求,自助模式凭借 “一人食自由”“品类随心选” 的优势,潜力指数不断升高。
而截至2024年7月,全国小火锅门店数超5万家,比2023年增长8.5%。
这两年,赛道内不仅黑马品牌快速崛起,头部巨头也接连下场,热闹非凡。
像是龍歌自助小火锅以 “59.9元吃到爽” 为口号,9年间门店扩张至200多家,成为华东地区的区域龙头;
沈阳喜家自助小火锅聚焦下沉市场,以39.9元的低价策略覆盖三四线城市;
郑州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在河南市场开出150余家门店;
北京农小锅自助小火锅,在王府井、亚运村等商圈积极布局,门店数量超110家;
如今,巨头们也纷纷入局,像是海底捞推出 “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其他连锁品牌也在加速布局。
这些品牌的快速成长,印证了自助小火锅赛道的旺盛需求;而巨头的入局,更让这个品类从 “区域混战” 升级为 “全国性竞争”。
2、麻辣烫和小火锅业态最像,且供应链互通
对于杨国福而言,从麻辣烫“跨界”自助小火锅,并非 “从零开始”。
两者在业态本质上高度相似——均以 “一锅一煮” 为核心,依赖标准化食材供应,且客群重合度高(年轻白领、学生、单身群体为主)。
这种 “近亲关系”,让杨国福具备天然的跨界优势。
首先是供应链复用。
杨国福在麻辣烫领域深耕多年,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食材采购、仓储、物流体系。
其核心的丸子、豆制品、蔬菜等食材,可直接复用至自助小火锅门店,大幅降低初期供应链搭建成本。
其次是门店运营经验迁移。
麻辣烫与自助小火锅均属于 “快节奏、轻服务” 的餐饮形态,对翻台率、食材周转效率要求较高。
杨国福在全国超6000家麻辣烫门店中积累的动线设计、员工培训、库存管理经验,可直接应用于小火锅门店,降低试错成本。
更重要的是品牌认知赋能。
杨国福作为麻辣烫头部品牌,在下沉市场拥有广泛的顾客基础。
许多顾客对其品牌印象,会自然延伸至自助小火锅产品,减少市场教育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青岛首店开业能如此火爆,有赖于当地顾客对杨国福品牌的信任感。
3、低质、食安问题频出,低毛利的“自助模式”不好做
尽管自助小火锅赛道火热,但 “低价自助” 模式背后,暗藏着诸多难以破解的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成本控制与品质平衡的矛盾。
59.9 元的客单价看似亲民,但需覆盖食材、房租、人工、水电等成本,价格高了顾客不买单,价格低了门店不赚钱。
而且从去年开始,自助小火锅模式的发展,就夹杂着“差评”的声音。
很多门店因没有平衡好价格和品质,为了低价而放弃品质和服务,反倒无法走得长远。
其次是食材浪费与损耗问题。
自助模式下,消费者 “多拿少取” 的现象普遍,尤其在海鲜、肉类等高价食材上,浪费率往往超过10%。
而海鲜等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更高,杨国福以海鲜特色产品凸显价值感。
虽依托青岛的地理优势降低海鲜采购成本,但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仍是长期挑战。
再者是品控、服务等细节。
自助小火锅门店的食材SKU通常超过百种,涵盖热食、冷鲜、水果、饮品等多个品类,品控难度远高于传统火锅。
例如,旋转传送带上的食材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受污染或变质,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
低价自助看似门槛低,实则对供应链效率、运营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做起来并不容易。
对于杨国福而言,若想在赛道中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发挥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更需在品质把控、成本管理、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 毕竟,消费者为 “低价” 买单的前提,是 “性价比” 而非 “低质低价”。
3
总结
自助小火锅赛道因契合性价比需求而火热,全国门店超5万家。
既有区域品牌崛起,如今又吸引海底捞、杨国福等巨头入局。
而随着巨头们入场,自助小火锅赛道的竞争也慢慢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
这意味着,品牌仅靠低价吸引消费者已难以为继。
核心竞争力将转向 “低价与品质的平衡” 及 “规模与效率的兼顾”。
这是一道难解的题,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跑出“前三甲”的原因。
究竟自助小火锅能否突破区域限制、成长为全国性大品类,仍需时间检验。
你如何看待杨国福开自助小火锅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