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记者、撰文:张于惠子
在丽江玉龙雪山的氤氲雾气中,丽江金茂隐逸酒店·凯悦臻选的湖畔餐厅正上演一场跨越菜系边界的味觉革命。云南高原的奔放气息与烹饪美学的精妙融合——由湖畔餐厅厨师长司宏刚领衔的餐饮团队,正以“川式西餐”的独特语言,重新定义高端餐饮的在地化表达。
步入湖畔餐厅,落地窗外的玉龙雪山倒影与室内暖木色调的餐桌相映成趣,开放式厨房中闪烁的火光与香料爆香的气息,瞬间打破对西餐的固有想象。菜单上川式澳洲羊腱子用郫县豆瓣慢炖出的琥珀色肉汁,与辣味鸡翅中四川红油辣卤工艺的巧妙植入,早已让这里成为美食爱好者的朝圣之地。真正令食客神魂颠倒的,当属两道镇店之宝:“生如夏花”云南蘑菇塔塔与“香格里拉”低温慢煮牦牛肉。
“生如夏花”如同一场滇味与法餐的浪漫联姻:云南野生菌被手工斩剁成塔塔基底,保留着山野间最质朴的鲜香,可食用花卉经低温冻干后化作七彩画布,意大利巴马臣芝士烤成的薄脆晶片与青瓜苹果啫喱形成酸甜平衡,最绝的是云南果木冷熏工艺赋予的淡淡烟霞,让菌菇在舌尖绽放出“滑嫩鲜香+烟熏回甘”的复合交响。“香格里拉”牦牛肉是雪山与地中海的对话:迪庆高原牦牛以松茸为食的肉质,经滇式香料爆炒与黑牦牛啤酒汁浓缩酱汁的洗礼,再通过西式低温慢煮技法锁住肉汁,搭配炭火炙烤的七彩土豆与松露南瓜泥,每一口都是海拔3000米的纯净馈赠。
对话丽江金茂隐逸酒店·凯悦臻选湖畔餐厅厨师长司宏刚
您的川式西餐系列中,郫县豆瓣、四川红油等元素的运用堪称神来之笔,如何把握地域风味与西式框架的平衡?
司宏刚:关键在于解构而非堆砌。比如川式澳洲羊腱子,我不会直接用豆瓣酱覆盖西式食材,而是将豆瓣炒至红棕色后过滤出酱汁,让发酵豆香与羊腱子的肉脂香形成味魂共振;在波兰领事馆国庆日活动中,我把四川花椒磨成极细的粉末,与迷迭香、海盐混合腌制羊排,花椒的麻味在低温慢烤中转化为柔和的香气层次,既保留西餐的优雅口感,又埋下东方味觉的惊喜伏笔。
在“生如夏花”与“香格里拉”菜品中,您如何通过食材溯源实现文化叙事?
司宏刚:云南是植物王国,迪庆牦牛吃着松茸长大,这些食材本身就自带故事。做生如夏花时,我坚持选用凌晨四点从山林采挖的野生菌,可食用花卉来自丽江本地花农;香格里拉牦牛肉的黑牦牛啤酒汁,必须用高原青稞酿造的精酿啤酒浓缩12小时。对我而言,食材溯源不是营销概念,而是让西方食客通过味觉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味的文化密码——当他们尝到菌菇里的山林气息、牦牛肉中的雪山精华,就完成了一次跨越地域的味觉对话。
如何理解和解读湖畔餐厅诠释雪山下构建野性与优雅的共生美学?
司宏刚:丽江金茂隐逸酒店·凯悦臻选的湖畔餐厅深谙地域语境下的国际表达。餐厅以纳西族木雕屏风分隔餐区,餐桌上摆放的野生菌标本与法式银质餐具形成奇妙呼应;吧台用玉龙雪山石材打造,调酒师手中的摇酒器里晃动着融入云南梅子酒的鸡尾酒;甜品展示柜中,滇红茶叶与法式慕斯演绎着红土与黄油的联姻。当服务员用双语介绍生如夏花的菌菇品种时,当黑牦牛啤酒汁的麦芽香气与八角的辛香在餐盘上相遇时,餐厅早已超越了物理空间的定义,成为连接中西饮食文化的风味桥梁。每一道菜都是一封来自雪山的味觉请柬,邀请食客在刀叉与香料的碰撞中,读懂云南大地的野性诗意与国际烹饪的优雅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