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8月3日12时许,上海迪士尼乐园花车巡游过程中,一名身着跳跳虎服装的演职人员疑似中暑晕倒在现场。当天上海中心气象台曾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根据报道,这次“跳跳虎”晕倒,在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的快速行动以及游客的协助下,及时得到了救助,未对演职人员身体造成更大伤害。但据网友统计,2024年夏天迪士尼至少发生过三次演职人员晕倒。看来,在员工安全与游客体验的平衡方面,迪士尼的确要作出实质性的安排了。
网友就此给迪士尼提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应该允许紧急情况下摘头套,防止中暑”。从报道所发布的图片看,现场救助“跳跳虎”时,并没有摘掉其头套,但救治中暑者,第一时间通风透气是常识。明知常识而不为,迪士尼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显然遇到了规则难题。
据了解,大型主题公园要求演职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角色形象不得当众摘头套。部分游客的确有可能因看到动漫人物头套背后的真人形象而大为失望,这恐怕也是主题公园规定“禁止当众摘头套”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倘若中暑发展为热射病,死亡率高达80%,另一方面是“孩子看到偶像摘头套,童话梦就碎了”,两者之间,难道只能二选一吗?
在极端情况下,其实没得选。如果唯有立刻摘下头套才能将死亡拒之门外,那么如此处理恰好是维护童话的本质。童话的可贵,在于表现爱,表达对弱者的关注,传递美好最终会战胜残酷的观念。如果孩子遇到偶像不得已需要摘下头套的情况,那不妨将此当作一个教育的契机——内心有爱的孩子,童话梦不是那么容易碎的。如果一个孩子就此明白生命的价值与一场短暂的表演孰更可贵,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至于成年游客,则更应该有一份同理心,不必对此产生抱怨。
童话里,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且珍贵的。深受童话熏陶的孩子,会明白这一点,角色晕倒在面前,固然会让孩子觉得惊愕,但看见一群人在抢救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角色,这显然更有利于维护孩子的童话梦——现实童话比虚构的童话,更具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只沉醉于想象而缺乏现实与之匹配的互动,反倒有可能使人产生某种自私。
当然,主题公园也要多付出一些设计方面的心力,付出一些改善表演环境的财力,比如在互动区与大型巡游花车装上空调等降温设备、让角色更多在花车上表演,避免长时间走动和被暴晒,对毛绒服装进行进一步的升级等,只要能想到的措施尽可能地都到位了,就能大大减少员工中暑的状况,皆大欢喜。
文|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