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背上背包,
行走在崎岖的山路,
翻山越岭、攀悬崖、过断壁、淌小溪……
他们就是“驴友”。
△李文幸 摄
野外风景是美丽的,
却也是危险的,
由于很多驴友没有接受专业培训,
“驴队”中也没有专业的向导,
对野外运动风险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
或者出现问题后应对不合理,
导致坠崖、失踪、溺水等
野外遇险事故频发。
△李世昌 摄
那么“驴友”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呢?
下面这份驴友野外活动
极端天气应对指引,
给驴友献上了一份出行指南,
快跟着多彩一起来学习吧!
一、应对出行准备。
一是珍惜生命,敬畏自然。出发前密切关注出发日的天气状况,对出发当天可能出现的天气做好准备,如遇台风、强降雨、雷雨大风、高温高热、低温冰冻等天气,及时中断行程,不要冒险出行。
二是带好装备,及时应变。出发前提前了解路线,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带队,并设置应急路线,以避开极端天气造成的潜在危险区域;尽量穿戴防水透气的冲锋衣、防水裤和防水登山鞋等应急自救装备。
三是整理信息,及时备案。提前整理一同出行的人员信息,主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出发前告知亲朋好友出行信息,并到出行目的地的业主单位(主管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动登记备案。
二、应对法律风险。
野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擅自进入管控区域或无人区域,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不测后果。
三、应对雷雨大风。
一是远离高大的树下,尤其是相对独立的高大树下,远离有风化现象的崖壁、较高坡或较陡的土质坡下,远离河边、溪涧边、季节性河床,远离高差相对低凹处等高危区域。
二是需要注意避开高压塔线等可能引发其它意外的建筑物,如只有相对独立的建筑物而无选择性,则应时刻面向较为开阔地形一面。
三是集中注意力时时观察,集中听力尽早辨别异常的声响,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撤离。
四、应对突发山洪。
一是保持冷静,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地势较高的地方,注意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
二是要避开野外高压线铁塔等电力设施,防止触电。
三是如已被卷入山洪,要迅速寻找可漂浮物体,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五、应对地质灾害。
一要迅速向两边稳定区逃离,不要沿着山体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二是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三是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四是一定要设法从受影响房屋里跑至开阔地带。
六、应对野外失温。
一是立即寻找庇护所、避风处、休息、换掉湿衣服、增加保暖、进食碳水化合物。
二是协助失温人员裹好保温毯裹不让其剧烈活动,防止四肢冰冷血液回流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
三是严重时拨打医疗救助电话或进行专业处理。
七、应对野外中暑。
一是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衣服,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二是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中暑者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
三是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体温到正常温度。
四是严重时拨打医疗救助电话或进行专业处理。
八、应对险情求救。
一是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利用已有的器材如指南针、地图、高度计、GPS接收器进行定位,没有器材时可根据周围地形的明显参照物如山头、河流的形状、大树等判相对位置,以便救援人员寻找。
二是向外界发出求救,利用已有的通讯器材如手机、报话机、电台等,如没有器材或联络不通,可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 编辑 邹泳琪
◆ 二审 郑铭鸿 陈楚
◆ 终审 曾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