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滋补品正在被“脆皮年轻人”改写规则。近日,社交平台一场“金蝶花胶创新食谱大赛”,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踊跃“种草”。
曾经被视为“老一辈滋补品”的花胶,如今通过即食化、场景化的创新,成为年轻女性早餐、下午茶甚至健身加餐的新选择。她们晒出用花胶粥搭配水果、酸奶的创意吃法,讨论着经期后、备孕期的营养调理,让“养生”这件事变得时髦又日常。
跨界化 让滋补品好吃又“出片”
“××可加万物”的风,也吹到了滋补届。最近,达人们发布的各种“花胶可加万物”的创意吃法火了:
有博主在金蝶花胶粥里加上坚果、水果切片,搭配出营养丰富的健康减脂餐,吸引粉丝涌入评论区说“想试”;有的博主甚至放入大虾、瑶柱等海味,打造“豪华版花胶粥”;还有博主则简单地配车厘子、酸奶,打造精致下午茶场景,看起来也非常“出片”。
博主搭配的“豪华版花胶粥”。
精致的下午茶场景很“出片”。
金蝶胶(又叫金蝶花胶)是采用低眼无齿芒鱼(又名查鱼,拉丁学名“Pangasius hypophthalmus”)的鱼鳔,经过干燥等工艺处理,颜色呈现为淡黄色到黄色的花胶(干鱼鳔),大概1万吨查鱼只能产出1吨的金蝶花胶。
传统花胶要泡要炖,太麻烦。现在不一样了,即食花胶开盖就能吃,直击年轻人痛点。数据显示,参与相关话题的用户中,超80%为女性,71%年龄在25到41岁。
这也意味着,她们不再将滋补视为“任务”,而是把花胶融入生活场景——清晨的花胶粥开启元气一天,下午茶的花胶甜品成为闺蜜聚会的话题,健身后的花胶加餐则是对身体的温柔犒赏。
花胶可以做成甜品、餐食、饮料……对于年轻人来说,方便、好吃、好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出片”。于是在社交平台上,达人们除了分享滋补美食,那些拍摄精美的照片和视频还获得了较高互动,评论区里,“颜值高”“想试试”成了高频词。
场景化 让科学滋补成为生活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年轻女性对花胶滋补的关注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基于科学认知的理性选择。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鱼胶营养手册》提到,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花胶含有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对女性抗衰和子宫养护有较好的营养价值(详情见《全球首份中国鱼胶营养手册正式发布》)。
像金蝶花胶、黄花胶等胶种,含有丰富的1型胶原蛋白,有助于维持皮肤的紧致度和轮廓;深海鳕鱼胶、红鱼花胶等,则含有独特的6型胶原蛋白,对修复子宫有着重要作用;赤嘴鳘鱼胶、黄花胶、深海金鳕鱼胶等,所含的12型胶原蛋白能保护骨骼。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女性食用花胶的主要场景是日常滋补(如经期后),达到61.9%;其次是备孕期和孕期,分别占27.9%和27.2%,产后食用花胶占20.0%;需求分别是加快肚皮组织的恢复(60.5%)、妊娠纹恢复(47.1%)等。而这也与花胶的传统滋补功效相对应,符合健康调理与美容养颜的双重需求。
如今花胶还能实现“国字号”溯源——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打造了中国鱼胶高质量追溯服务平台,为靠谱的鱼胶都加上身份二维码,消费者扫码便能看到从鱼种到餐桌的全链路——这些举措,都让花胶产业更加符合年轻人对“科学与健康”的讲究。
拥有“身份证”的靠谱花胶。
此外,随着花胶工艺持续创新,如最近上述提到的金蝶花胶,其在鲜制过程中应用了去腥新技术,让花胶彻底摆脱了“腥味重”的帽子,并创新推出如芋泥、豆沙、杨枝甘露等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口味。
社交平台上,滋补品从“吃的”变成“聊的”,花胶正在成为年轻人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的社交货币:她们分享的不仅是食谱,更是一种爱自己的生活态度。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滋补新玩法,实际上是对传统滋补品需要长时间熬炖煮等老式印象的一种消解,让花胶摆脱了“老一辈滋补品”的刻板印象,变成了年轻态的快消品——年轻人养生已经不爱药味,他们要的是新鲜和快乐。
看到了吗?传统滋补品的年轻化,才刚开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