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里吃火锅 盛夏不流一滴汗
游客在逢岩小院的木桥上看水中游鱼。 (鹤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鹤峰
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心贝 粟贇 洪小冬
7月25日,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鹤峰县中营镇何家村,在丛山掩映之中,一座由天然溶洞改造而成的“逢岩小院”映入眼帘。这里既是90后返乡青年黄凯的“清凉创业天地”,也是远近闻名的“避世桃源”。
何家村的溶洞洞口宽约20米,洞内恒温20℃,钟乳石千姿百态,常年滴落的泉水汇成暗河。
“小时候夏天躲进洞乘凉,冬天在洞口烤火,这洞就是我们的快乐老家。”2023年初,黄凯回到了何家村,租下溶洞及周边地块,拿出70万元积蓄,又向鹤峰县农村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启动了“逢岩小院”的改造。
“木楼要接地气,溶洞要保原味。”黄凯说,洞外挖鱼池引山泉水,洞口搭竹楼茶室,洞内整理出藏酒区,一切都顺着山势自然铺开。
“来尝尝这鲟鱼火锅,泉水养的,肉质就是不一样!”正午时分,黄凯在溶洞中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摆出了一桌沸腾的鱼宴,引得武汉游客张先生连连称赞:“盛夏坐在20度的溶洞中吃这样的火炕鱼宴,一滴汗都没有!”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何家村的腊肉,炕得金黄金黄的!”下午4点,黄凯准时坐在溶洞里开播,手机镜头对着村民带来的农特产品。屏幕上,“想要”“下单”的评论滚动不停。后台数据显示,单场直播最高能卖上万元。
这一切始于一次偶然。黄凯曾随手拍了段溶洞藏酒的视频发抖音,没想到火了,他抓住机会,注册了“逢岩小院”账号,每天拍小院美景、鱼宴制作、洞藏酒工艺,粉丝量很快突破12万。
如今,周边村的村民每天带着腊肉、土豆片、蜂蜜来小院,网上直播一年帮村民销售近两百万的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