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炒土豆丝,削完皮切的时候没太当回事,下锅炒了几分钟,盛出来尝了一口,那股子苦味直冲天灵盖。我当时还琢磨,是不是盐放多了?后来端给我爸看,他夹了一筷子,眉头立马皱起来:“这土豆怕不是坏了,发苦的可不能吃。”
你还别说,做饭这些年,真碰过好几次菜发苦的情况。有时候觉得扔了怪可惜的,想着稍微有点苦忍忍就过去了,现在才知道,有些发苦的菜里藏着猫腻,吃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说刚才那土豆吧,后来我把剩下的都倒了。我妈说,土豆这东西娇贵,放久了表皮发绿,或者长了小芽芽,里面就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东西。你削的时候要是看到表皮有点发绿,哪怕只是一点点,削掉之后芯儿要是还带点青,炒出来十有八九会发苦。这种时候千万别心疼,该扔就得扔。我邻居家阿姨去年就因为舍不得,把发绿的土豆切了炒了,结果吃了之后上吐下泻,半夜还去了医院,现在提起来都后悔。
除了土豆,夏天常吃的瓠子也得注意。前阵子菜市场碰到卖瓠子的,看着挺新鲜就买了一个。回家切开,闻着有点怪味,当时没在意,切丝炒了,一尝,苦得人直咧嘴。我赶紧关火倒了,后来跟卖菜的大爷说这事儿,他说瓠子要是长的时候受了啥影响,就可能变苦,这种苦瓠子有毒性,吃多了能让人头晕心慌,可不是小事。你说这多险,平时炒瓠子前,最好切一小块尝尝,要是发苦,赶紧整根都扔了,别犹豫。
还有没熟透的西红柿,这个估计不少人碰到过。有时候买西红柿,看着红了,切开里面还是青的,咬一口涩得慌,带点苦味。我以前就图省事,把这种半青不红的西红柿炒了鸡蛋,吃着口感差不说,后来才知道,没成熟的西红柿里有一种叫龙葵碱的东西,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可能会肚子疼。所以买西红柿还是得挑那种熟透了的,摸起来软软的,颜色均匀的,吃着才放心。
再就是一些野菜,比如苦苣菜、马齿苋这些。春天的时候,不少人爱去挖野菜,觉得新鲜健康。但有些野菜本身就带苦味,要是分不清品种,挖错了可就麻烦了。我表姐去年春天挖了点看着像苦苣的野菜,回来凉拌了,吃着特别苦,当时没当回事,结果晚上就觉得恶心。后来才知道,她挖的是一种有毒的野菜,幸好吃得不多。所以挖野菜还是得认准常见的品种,不确定的千万别吃,别为了尝鲜冒风险。
其实做饭的时候,碰到菜发苦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可能是自己调味没调好,但更多时候,是菜本身出了问题。咱们过日子讲究节俭,但在吃的方面可不能含糊。毕竟身体是本钱,万一因为一口菜伤了身体,那才真叫得不偿失。
我现在做饭就养成了习惯,不管啥菜,下锅前先闻闻、尝尝,要是有怪味、苦味,立马就处理掉。有时候我妈还说我太小心,我总跟她说,小心点总没错,咱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吃坏了谁都担待不起。
说这些,也是想跟大家伙儿提个醒。这些事儿看着小,但真疏忽了可能就出问题。平时做饭多留个心眼,碰到发苦的菜别犹豫,该扔就扔。也别忘了跟家里人念叨念叨,尤其是老人,有时候总觉得扔了可惜,咱们得多提醒着点。
希望这些小提醒能帮到大家,做饭顺顺利利,吃得健健康康的。要是觉得有用,就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下次还能聊点别的做饭小窍门,祝大家伙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吃嘛嘛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