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八月的到来,暑期旅游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旅游产品预定量比去年同期显著增长。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游客文明素养、构建和谐旅游生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科技创新为旅游管理开辟新路径。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文物库”,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鉴赏百万件藏品,有效缓解现场参观压力;云南丽江古城部署的客流监测平台,通过热力图动态调控各景点承载量,既保障游客安全又保护文化遗产。更有景区引入AI讲解员、AR导览设备,以沉浸式体验替代传统的喧哗拍照模式。在科技当道的今天,我们要成为技术的主人,通过将技术手段与传统文化、景区特色、消费习惯等相融合,重塑旅游服务的新时代画像。
文明素养的提升需要久久为功。上海开展的“小导游养成计划”,组织青少年担任文化遗产义务讲解员,在角色扮演中深化文化认同;重庆洪崖洞景区设立的“文明观察站”,由退休教师、社区志愿者组成劝导队,用方言俚语传播文明理念。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比简单说教更具感染力。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课程、社区活动、媒体宣传做到三维联动,使文明准则内化为群众自觉,让文明新风吹遍大江南北。
文明旅游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刚性约束与道德柔性引导同向发力。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就能汇聚起守护绿水青山的磅礴力量。这既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更是留给未来的承诺。
来源:明眼慧心
编辑: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