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美丽乡村、户外出行,正是一年中最适宜的时候。行走全国各地,发现美丽乡村几乎随处可见,像在武汉蔡甸区张湾街上独山路沿线,就有一座上独山村,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周边景致和谐自然。远离城市的叨扰,让小村的氛围十分古朴,而节假日时节,四处来打卡的游客,沉浸其中,既能欣赏美景,又可大快朵颐,品味出的村庄,可谓有山寨的深邃,也有水乡的秀美,非常自由惬意。
与多数位于城市郊区的最美乡村一样,上独山村的位置,自然很安静,但却并不偏僻。前往打卡,要走的路线很绕,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也没有辗转的城际巴士,最好的交通方式是自驾。参考的路线为,先走城市的绕城高速,在蔡甸红庙出口下,之后向西转到成功大道,在与上独山路交汇处向南走,看到上独山小学即是目的地。由于是小村,因而当地的路牌很好辨识,没有复杂的深山老林,村落更像是处于与城市逐步融为一体的进程里。
进出上独山村,在曲折的乡道上,首先会看到一座标志性的主题墙。说是主题墙,其实建设的年代久远,并且材质是那种特有的金属灰砖块,相互堆在一起,看着没有用水泥,但砖缝之间十分紧密。墙壁只有一面,高度在3米左右,是纯粹的墙砖,没有任何功能意义,但意外的是,砖墙中间还有间隔的窗楞,加上白色的主题底色,综合对比,显示出一定的文化底蕴来。外人看着很新奇,觉得像是一座山寨的迎宾门,而本地人只是一笑而过,早已司空见惯。
来到上独山村,看到的老旧古建筑可不止这一面墙。实际上,透过乡道两边的植被林,远处还有池塘与小路,土丘也不少,绵延层推,又被灌木丛包围。在那些植被林里,还有若隐若现的旧建筑,远远看去只有一些边角,能够判断出是高耸的沿廊,还有亭台,充满禅意氛围。走进去看,建筑早就破败,似乎很久无人管理,已经摇摇欲坠。最主要的是成色,似乎是近几年建造的,是旅游观光展示,也可能是本地的乡村文化展示区。
果不其然,继续走过绿化带,眼前出现了更多的林荫小道和主题建筑。从布局看,这其实是一块公共绿化带,很多村落都有这个功能区,展示的面积不小,对应的有休闲桌椅,鹅卵石小道,还有更高大的主题雕塑。意外的是,当中还有一栋开放的立体院墙,同样的砖瓦建筑样式,屋檐与主梁一应俱全,成色老旧,地上起着厚厚的枯叶。在这里停留,感觉周边的环境确实是山寨的既视感,院墙、对面、丛林、地窖,就差一群膘肥体壮的主人了。
村落的范围大,进村之后,来回辗转的区域里,又有一座山里人家的海鲜农庄出现,十分意外。农庄的规模大,经营良好,前门后院,布局宽松,一看就是老字号。想来,这样的小村里有农庄,还主打海鲜,定位多少有些突兀,不过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装饰一点也不违和,该有的配置齐全,氛围优雅,包间完善,宾客还不少,从服务台的样式看,这家店的品味很好。
走到农庄后面,蓦然又看到另一番光景,里面居然是一套巨大的四合院布局。主体位置是一个大池塘,周边有护栏走廊,中间垂直交叉着栈道,都是清一色的金属灰砖墙建筑而成。也就是说,穿过水上小路,就来到后院,这里的面积很大,亭台楼阁完整,观赏的平台很大,加上遮阳伞和桌椅搭配,完全是露天就餐聚会的好地方。四合院和水平面,植被茂盛,环境清幽,这是妥妥的江南庭园风格。
既然来了,一定不能留下遗憾,果断坐下来点餐,准备大快朵颐。初夏傍晚的光景,物候清凉,虫鸣鸟叫齐全,大树下正有夕阳斜照,在灿烂的光线里,服务员端着菜肴上桌,香味扑鼻。农家菜的分量大,口味浓郁,荤素齐全,再来一碗果酒,吃着相当痛快。可以看到,上独山村的定位,还是以旅游观光为主,美丽乡村,未来可期(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上一篇:古城夜色引游人
下一篇:国泰航空:网传英文内部信件系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