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1.吃元宵:也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它们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元宵。
2.看花灯: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元宵节赏花灯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3.猜灯谜:灯谜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 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且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正月十五,闹花灯。 今天,你哪儿时兴蒸棉花灯么? 我们家蒸,年年都蒸。
面粉加盐及五香材料面,添上适量的凉水和匀,揉上劲儿,醒透。 揪成剂子,捏成中间留窑儿的各种造型,如盘龙、小兔、刺猬等。
烧火添水,待锅开水滚了,放入笼里,大火蒸熟了。 将其一一拾出,搁在馍茷子上,冷凉。
等到摸黑了,搓一根小木签缠棉花,插于窑中当作灯焾子。 再倒入小磨香油,用打火机一点灯芯,火苗即红。
捡几盏模样长得俊哩棉花灯引着,先端一盏放于堂屋正当门的条几中间,以敬祖先。
然后,从东屋、西屋、锅屋,每一间屋都得放一盏。 搁早先,牛棚和羊圈里,也要点上棉花灯的。
然后的然后,家中一人认一盏,双手端上。 先来个:棉花灯照照眼,一辈子不害眼;棉花灯照照腚,永远不生病。
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黑儿的汤喝得要比平时都早很多,大人们一般将过半晌饭就一头扎进锅屋里忙活了。 蒸棉花灯,蒸菜干菜角子,熬麦仁糊涂。
吃罢,喝饱了。赶紧端一盏棉花灯遛着看放烟花的去。有窜天响的起哨子、花绳般的甩鞭、呲花转的蝴蝶等。
一边看,一边还不耽误小伙伴们之间比一比谁的棉花灯俊?谁的火苗着得毒?
等到棉花灯油尽火熄了,一个个疯跑得肚子也该叫了,随机将棉花灯填入嘴里,大口一咬。
咦!真香!
去年过正月十五,看老家的亲戚朋友多谝的是汤圆。也不知道如今的家乡永城人还时兴蒸棉花灯不?
上一篇:云南有什么名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