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面积1000×850平方米,外墙之外有壕沟,壕沟宽190米,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公里。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门楼上立三塔,门内是一庭院,院东有一长147米的大道通向内围墙入口。大道两侧各有藏书室和池塘一处。内围墙140米,长270米,墙内的主体建筑在3层台阶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积215×187米,除第三层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矗立象征着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顶宝塔,正中央一座宝塔最高,达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余4塔较矮,分立于平台四角。第二层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顶宝塔。每一层平台的四周都绕以石砌回廊。廊内有庭院、藏经楼、壁龛、神座等。各层均有石雕门楼和连接上下层的阶梯,阶梯的栏杆上都有7头石雕巨蟒盘绕,阶梯两旁还饰有精美的石狮子。全部宝塔,门楼都饰以石雕莲花,约有1万个。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蹬道、宝塔,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当时的石工可能还未掌握拱券技术,所以吴哥窟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吴哥窟位于暹粒市区北部6公里处,是对吴哥古迹群的统称。这是一座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的完整的城市,古高棉王国的首都。
公元802年,国王贾亚瓦曼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在洞里萨湖北岸兴建首都,定名为“吴哥”。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
公元1431年,泰国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离开吴哥,在金边建立了新的首都,从此吴哥湮没在丛林之中,被世人遗忘。直到1860年,法国植物学家亨利·莫哈特为了收集植物标本来到暹粒,吴哥城才得以重见天日。从那以后,吴哥的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与中国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亚的千佛坛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记载,当时的国都名字“禄厄”。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 Wat”;“Angkor”,来自nagara,Wat是高棉语中的“寺庙”,“ngkor Wat”即“寺庙都城”。元成宗铁穆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和他的使团在吴哥住了一年。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一座古代遗址,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在吴哥窟的庭院和周围地区,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其中最高的树被称为“塔普罗姆树”或“丛林之王”,高度可达到60米以上。这些巨大的树木与古代建筑的废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这些树木不仅是吴哥窟的独特之处,也是对时间的见证,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共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宗教与信仰:吴哥窟是佛教和印度教信仰的重要表达,是当地人民宗教信仰和神圣崇敬的象征。吴哥窟的建筑和艺术不仅代表了高棉的文化,而且还吸收了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的文化元素。这种文化的融合,让吴哥窟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历史与文化:吴哥窟是柬埔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遗址,见证了柬埔寨帝国的繁荣和辉煌。它曾经是柬埔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无数虔诚的信徒前来朝拜和参与宗教仪式,传播着宗教的教义和智慧。
建筑与艺术:吴哥窟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吴哥窟的浮雕、雕塑和壁画等艺术品,展示了柬埔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天赋。
社会与政治:吴哥窟的存在和建筑风格成为了柬埔寨王朝的象征,并对柬埔寨的历史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也是王朝的政治中心,是国家事务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
旅游与经济:吴哥窟是柬埔寨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总之,吴哥窟不仅是柬埔寨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对于了解柬埔寨历史、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原因: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历时30多年才完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
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的暹粒市。
吴哥窟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部。
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
我理解了你的问题,这是我的柬埔寨吴哥窟树的高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吴哥窟是一座古代遗址,上面长有大量的树木。
树木的高度取决于树种、生长条件以及树龄。
在吴哥窟的周围,有一种叫做"丛林之神"的巨型树,长有非常高的树冠,可以达到30米以上。
除了这些巨型树外,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树木,其高度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吴哥窟周围的树木可以达到相当可观的高度,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吴哥窟港虽然是内河港口,但对于整个柬埔寨来讲意义重大,吴哥窟是千年文化遗址,港口的建立可以使得区域物质充沛,对古迹的维修和保持更加便利,也有利于游客往来,让古代文化能更好传播,另外,因为只有一个比较大的海港西哈努克港,而吴哥窟港口建立可以缓解金边港的客货运压力,同时由于柬埔寨也是一带一路国家群,所以港口建设能更更好完成在东南亚地区的枢纽作用,从而使得整个东南亚国家与华贸易和相互贸易更加便利。
吴哥窟是由法国探险家亨利·穆奇(Henri Mouhot)于19世纪的中叶发现的。穆奇是一名自然学家和探险家,他在1858年至1860年间进行的一次探险中,偶然发现了吴哥窟。他对这个废弃了几个世纪的古代遗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介绍给了西方世界。穆奇的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使吴哥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上一篇:嘉峪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