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火的发现,原始人将火逐渐使 用于生产和生活。生产上,如出现刀耕火 种生活上,如出现熟食。自熟食的出现,使人们显著减少“多疾病毒伤之害”,对延 长人类的寿命,显然是一重大贡献。而熟食与烹调食物设备的“灶”,是互为密不可 分的。正如《说文》里指出的“灶,炊也。
”“灶,造也,创造食物也。”“灶”,对人类生 存的重要作用,《汉五行志》里,作了高度概括认识“灶者,生#之本。”那么,发明熟食与“创造食物”的 “灶”,究竟是谁呢?自古就有不同的说法, 如《礼记•礼器》篇里记载“灶者,是指老妇之际。”东汉经学家郑玄,不仅明确指 出是妇女,而且认为创造食物的“灶”,亦是妇女。
他说“老妇,先炊者也。”(郑玄 释《礼记•礼器》)而与郑玄同一时期的经 学家许慎则认为是祝融,他说“为祝融, 祀以为灶。”对于此说,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加 以解释,说祝融是“火正”,“死为神,托祀 于灶”。后唐经学家孔颖达,将史前的“老 妇”之说,与祝融为“火正”、“死为神”的解释相结合,提出合二为一的看法,就是为 了以祀发明熟食与“灶”的创造者,主张“祀火神而以老妇为配”。
他说“古者原奥 神,礼器所谓燔柴于奥者也,盖老妇之际,历世奉以为炊。中夏则祭灶,而此奥配 之。”孔颖达的“合二为一”之说的基本特 征是,既不称作为祀“火神”,也不叫做祀 “老妇,先炊”,而是统统合称作为“灶神”。 所以,此说,不仅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生活 中讲究“祀灶”的习俗,而且逐渐受到帝王 的重视,如《五经异义》里,作了比较透彻 的解释“孟夏祀灶,王者所祀,古之有功 德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