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宣布6月1日起与中国实施互免签证政策,成为继哈萨克斯坦后又一免签的中亚国家。随着“一带一路”政策下的航班加密,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将中亚旅行提上日程。在与多家中亚旅行社交流后发现,基础设施、语言障碍及性价比等问题,让“说走就走”的中亚旅行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跃升至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客源国。2024年前往哈萨克的中国游客超过65万人次,同比增长78%,几乎是疫情前的9倍。
搜狐旅游从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得到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8万中国公民访乌。今年前两个月,该国接待外国游客13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达1.4万人,未来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航班方面,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目前每周共58个直飞航班,持续加密空中走廊。哈萨克斯坦新增广州、成都的直飞航点,使每周中哈间执飞航班量同比提升40%,建立覆盖中国主要客源地的“4小时航空圈”。中国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直飞阿拉木图的航班大约需要5到7小时。
多家中亚地接社告诉搜狐旅游,疫情之后,中国前往哈萨克和乌兹别克的旅游观光持续增加,超过10天的长线团以55岁以上的银发族为主,其次是商务旅行、探亲访友及过境中转。
其中,商务客群在哈萨克斯坦的增长尤为明显。随着哈中两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和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相关商务考察与展会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主流旅行产品方面,前往中亚的中国游客以9至11天跟团游为主,价格在每人万元人民币左右,具体视酒店与餐饮标准而定。
图源:携程平台
过去,中国公民前往中亚五国的签证办理有相当难度。2018年7月,乌兹别克斯坦率先破局,推出电子旅游签,并在2021年3月对中国公民实行10日入境免签政策。
哈萨克斯坦自2023年11月宣布与中国互免签证。随后是乌兹别克斯坦,自今年6月起与中国实施为期30天的互免签证政策。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开始对中国实施有条件免签或简化签证政策。
“全世界都在为中国游客而战。”哈萨克斯坦旅游和体育部副部长叶尔肯巴耶夫表示。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心,乌兹别克斯坦拥有8000多处文化遗产,其中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城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萨克斯坦境内多处古代驿站和商道遗迹,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两湖一峡谷(科尔赛湖、卡因迪湖、恰伦大峡谷)是众多中国游客喜爱的景点。
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左)与哈萨克的科尔赛湖(右)
与深厚的文化和壮美的风光相比,搜狐旅游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发现,基础设施与中文服务的滞后,成为不少游客吐槽的“痛点”。
“刚下飞机,感觉寸步难行。”国内背包客小陈如此形容自己的首次中亚行。哈萨克斯坦的通用语言为俄语和哈萨克语,乌兹别克斯坦则以乌兹别克语和俄语为主。有中国游客反映,翻译软件常常“掉链子”,难以传达复杂需求,经常陷入“无法沟通”的窘境。
当地中文导游安迪向搜狐旅游透露,在乌兹别克,中文导游极其稀缺,一天中文地陪的价格为120-130美元,是其它语种的几倍。“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学中文了。”
服务体验方面,中亚的基础设施和整体服务目前难与国内相比。“很多游客一开始以为中亚物价低,结果来了发现,花四五百块人民币住的酒店,条件比国内差太多。”深耕中亚地接的Skyway旅行社阿莱告诉搜狐旅游。
受俄乌战争、美元汇率等因素影响,中亚当地物价整体水平偏高。“这不仅仅是对游客的冲击,我们自己生活在这里也觉得很痛苦。” 本地居民无奈地说。
博物馆和景点也有不少“坑”:拍照要额外付费,厕所不仅收费,且设施 “像是中国90年代的公厕”;此外受欧洲服务文化的影响,这里的餐厅普遍会加收10%到15%的服务费。
“像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一直以发展贸易和商务为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国家。” 阿莱告诉搜狐旅游,当地旅游业虽在近年受到重视,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比如哈萨克斯坦的交通,对机动车辆没有严格的年检或报废机制,“只要发动机能响、轮胎能转,就可以上路。乌兹别克斯坦在旅游旺季的城市间高速列车更是一票难求。”
图源:乌兹别克斯坦铁路
还有当地从业者向搜狐旅游透露,中亚国家对公共行为管理严格,游客大声喧哗、吐痰、闯红灯、随地吸烟等行为,都可能面临较重的罚款。
“尽管免签提升了便利性,中亚旅游的整体性价比还是中国游客面临的一大问题。如果行程价格在万元左右,不少游客可能会转向其它热门的亚洲目的地。” Skyway旅行社阿莱表示。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高度关注游客总量,试图每年创造新的纪录。例如2023年,哈萨克斯坦接待了700万名外国游客。去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000万。该国旅游业专家警告,单纯增加游客数量而不考虑游客的消费能力,可能会导致基础设施过载,严重影响服务质量,降低游客体验。
琼布拉克滑雪度假村
为此,哈萨克斯坦计划调整旅游发展战略,通过高端游的市场模式,聚焦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冬季旅游潜力。例如,高端山地旅游者的日均消费可达250美元,是普通度假游客的五倍。该国希望不仅可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还能有效减轻对自然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乌兹别克斯坦则持续推进“友好中国”体系,为中国游客创造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该体系包括在机场、酒店、餐馆等地方设置中文标识和菜单,并在旅游中心安排讲中文的工作人员;还将引入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方便中国游客出行消费。
乌兹别克斯坦计划将每周执飞中国的航班数量增加到100趟,并期待未来到访的中国游客人数突破100万。 “这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若大量游客涌入,是否能充分准备好机场、住宿、导游等资源,还有待观察。” 中亚阿斯纳旅行社的莎莎表示。
此外,当地旅游业者还希望国家能加大力度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许多游客仍不了解我们的旅游资源,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希望中亚国家能更好地挖掘本土资源,通过‘一带一路’讲述更多精彩故事。”
撰文| 思佳 编辑| M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