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区市场动态
1、政策盘点
4月,海南省提出到2027年创成15-20家4A级旅游景区,培育申报3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国际免税城等重大项目及国际品牌引入,推动消费升级与景区提质;安徽省聚焦文旅融合,以旅游演艺项目打造特色品牌,强调文化IP联动景点;阿克苏通过现金奖励快速提升景区等级,驱动边疆文旅跨越式发展;各省市均以品质提升和品牌化为抓手,契合消费升级需求。
2、新增4A级景区
4月28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示,拟确定合肥市肥东县包公故里景区、安徽省美术馆、六安市霍山县六万情峡景区、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山景区、淮北市濉溪县濉溪古城景区、安庆市岳西县飞旗寨景区、滁州市天长市龙岗古镇景区等7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4A级景区动态
4月份国内4A级景区呈现差异化运营策略与共性趋势:共同点体现在灵活价格调整(如曹州牡丹园门票由60元降至30元、龙门古镇免费开放)与细分客群服务(保留学生优惠及免费人群政策);差异化则表现为价格方向分化(降价引流VS万岁山武侠城涨价平衡成本)。整体趋势显示,景区正通过价格杠杆与硬件升级提升竞争力。
二、月度200强榜单
以下是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的“2025年4月4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200强榜单”。本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肇兴侗寨、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洛邑古城、国家植物园、北京动物园、大理古城、万岁山武侠城进入榜单前十。
200强榜单中,共有93个品牌排名环比上升,61个品牌排名环比下降,2个品牌排名环比没有变化,44个新入榜品牌。
4月,所有4A级景区品牌指数为140.43,环比上升1.4%,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下滑趋势,同比下降7.3%,品牌影响力较去年显著减弱;其中200强4A级景区品牌指数为256.76,环比上升1%,头部景区小幅回暖,同比下降8.8%,头部景区降幅更大,反映出行业集中度分散趋势。整体来看,2025年4月4A级景区品牌指数同比下滑明显,环比小幅回升,表明行业整体承压与局部修复并存。2025年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下降,短途游、小众目的地分流传统4A级景区客源,加之五一假期前游客“观望心态”,短期需求收缩。
三、景区分布与细分榜单
1、景区类型分布与细分榜单
(1)景区类型分布
4月,品牌个数方面,人文景观类景区以102家占据主力,占比超50%,以博物馆、动植物园为典型代表;现代娱乐类(48家)和自然景观类(41家)次之,两者合计占比44.5%;乡村田园类(5家)和综合吸引类(4家)上榜数量少。
品牌指数方面,乡村田园类以339.87领先,契合当前“乡村振兴”和“小众深度游”的趋势;人文景观类和现代娱乐类品牌指数分别为265.36、248.04;自然景观类(237.67)和综合吸引类(233.68)品牌指数相对较低。
从细分类型品牌数量来看,科普型景区和主题公园型景区分别上榜53家、36家,合计占比榜单的44.5%;历史遗址型景区、山岳型景区、山水型景区、度假(村)型景区和文化园型景区上榜数量在10-20家之间;其余类型景区上榜数量在10家以内。
从细分类型品牌指数来看,村落型景区品牌指数表现突出,突破400;其他类型景区品牌指数位于200-300之间。
(2)景区类型细分榜单
2、景区区域分布与细分榜单
(1)景区区域分布
从景区区域分布来看,七大区域中,华东地区在数量上占优,上榜数量61家,占比30.5%,其次是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上榜数量分别为38家、33家;品牌指数方面,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突破280,两大区域中共有5家景区进入榜单TOP10。
从景区省份分布个数来看,山东省和北京市上榜数量最多,均为17家;其次是四川省,上榜数量16家;上榜数量在10-15家的省份共有6个;其他19个省份景区上榜数量相对较少,在10家以下。
从景区省份分布指数来看,贵州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品牌指数超300;其余省份品牌指数在300以下。
(2)景区区域细分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