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景区到小村庄,“乡味”旅游为何亮眼?
创始人
2025-05-21 18:27:17
0

近年来,传统景区之外,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广袤乡野间体验“乡味”。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全国乡村旅游从业总人数为712万,同比增长2.2%。

从大景区到小村庄,从游客“乐子”到发展“路子”,乡村之旅何以打动人心?乡村旅游产业为何亮眼?

如火如荼:游客人数高速增长

初夏清晨,浙江安吉余村的竹海尚未被游客的脚步惊醒,上海白领陈曦已经坐在民宿露台上,看薄雾从山坳间漫过。

“这里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她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配图是远处的茶山与一杯安吉白茶。

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安吉的旅游在今年“五一”假期表现依然抢眼:全县累计接待全域游客22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99亿元,热门民宿一房难求。

3月15日拍摄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九亩松风露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潘学康摄)

漫步之江大地,步步是景、处处如画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景区村”覆盖率达到56.5%。乡村旅游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我们不仅真切感受到乡村旅游的火爆,而且注意到这种火爆来自游客内心的真需求、真热爱、真享受。”长期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会长说。

从东到西,相似的热情遍布乡野。相关数据显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假期,乡村旅游依旧火爆。全国搜索热度Top20乡村不仅有浙江余村、安徽宏村、江西篁岭村等中东部地区村庄,也有四川明月村、贵州肇兴侗寨、甘肃扎尕那等西部地区村庄。

观赏福建官洋村历史悠久的土楼、参与浙江溪头村“不灭窑火”活动、体验广西大寨村的农耕文化……乡村,也给了“中国游”的入境客人无数惊喜。

在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来自海外的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1%。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这些乡村不仅是中国乡村旅游的“标杆”,也向世界展示着美丽中国。

亲近自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旅游为何如此火热?关键“密码”就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乡土中国具有天然吸引力。

在田野林间采摘徒步、在民居老宅中体验民俗文化、在大锅土灶旁品尝有机食材……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和体验性,正呼应着当代人向往的“诗意栖居”精神需求。

乡村旅游的火热,本质上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再平衡的趋势。亲近自然、远离喧嚣的乡村,有助于帮助城市居民获得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的“疗愈感”。

另一方面,随着多年来的发展和建设,乡村旅游也已稳步向高端化和精品化迈进,业态不断丰富,服务更加舒心。

今年4月开业的携程度假农庄芮城黄河湾联营店,坐拥一线黄河生态景观,主打高端民宿体验,开业以来预订量持续走高。

店长介绍,距离端午节假期还有两周,度假农庄的预订量已近70%,户外草坪场地也被婚礼、聚会、研学营等各类活动争相预约。

“乡村旅游早已不等于农家乐。”相关专家说,随着高端住宿、高端餐饮、独特文化体验等不断落地融合,乡村的新面貌吸引了更多城乡居民到访。

2月27日,在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游客在村民开的民宿餐厅吃晚餐。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发展旅游就是发展自家产业。

云南阿者科村,坐拥世界级的哈尼梯田景观,却一度面临产业单薄、梯田亩产低等问题,守着“金饭碗”过着苦日子。

2018年起,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提出的一项“阿者科计划”改变了这里:村民将村落、梯田、生活方式构成的整体作为“旅游吸引物”入股旅游村集体公司,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实现脱贫、减贫和文化遗产保护。2024年,阿者科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阿者科计划”绑定遗产保护与村民利益,确保村民获得旅游收益的70%,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品牌构建:小村庄蕴含大潜能

乡村旅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加强乡村旅游新形象建构,完善接待设施,提高服务品质。

——借助数字技术重构乡村文旅生态。

在北京怀柔桥梓镇,漫山慢水・小毛驴农场与中国农科院共建起示范基地。2025年春耕季,农场推出的“插秧节+AR古农书”体验,单日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

随着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技术延伸到乡村,乡村文旅人才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也在不断提升。

这是4月17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风光。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

——通过品牌化战略打造乡村旅游矩阵。

2024年以来,吉林省吉林市以“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景、冬戏雪、四季游”为脉络,将散落的乡村景点串珠成链,精心设计21个旅游主题、95个具体点位,形成图文并茂的深度旅游攻略,让游客随手获取“一村一景一特色”的游玩指南。

“阿者科村、篁岭村、西递宏村等地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才是其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最大底气。”专家建议,乡村旅游要想“出圈”“出彩”,必须精心规划发展路线,讲好乡愁乡韵故事。

——强化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旅游活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要探索更多的方式,推动创意设计、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让中外游客感受到中国乡村风光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来源:新华社

记者:徐壮、杨淑君

编辑:田建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惠州盐焗鸡香飘四溢?这道名菜背... 惠州地处一方,风光旖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些条件共同滋养了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这里的食物,既有...
可乐翅根,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错了... "可乐翅根又甜又腻?那是你第一步就搞错了!"在快餐店工作十年的李师傅,最近终于透露了他的独门可乐翅根...
吉林长春锅贴:底脆馅鲜汁丰富,... 在长春的街头巷尾,总有一缕金黄酥脆的香气,穿过晨雾钻进行人的鼻尖。那是老字号锅贴铺的铁锅正滋滋作响,...
四川自贡冷吃兔:麻辣鲜香的兔肉... 四川自贡冷吃兔作为川味美食的代表,以其麻辣鲜香的独特风味,成为备受大众喜爱的兔肉零食,更是追剧、下酒...
做炝拌莲藕,50岁老厨师的老做... "炝拌莲藕发黑不脆?那是你没用对方法!"在饭店后厨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周师傅,最近终于透露了他的镇店配方...
原创 夏... 盛夏将至,广州的空气里多了几分湿热。这个时候,厨房里油烟味太重、食欲自然也就减半。广东人讲究“食不过...
北京豆汁儿配焦圈:老北京的独特... 在北京的清晨街巷中,豆汁儿配焦圈是老北京人最钟情的早餐组合。这一独特的饮食搭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天眼问医】警惕夏季养生误区,...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成了日常。为应对炎热,许多人过度依赖冷饮和空调,往往忽略了这些习惯可能带来的...
天津耳朵眼炸糕:外酥里嫩甜而不... 天津耳朵眼炸糕作为津门三绝之一,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美味回忆。它外酥里嫩、甜而不腻,金黄酥脆的外壳包裹...
清蒸海鳗鱼:简单做法与技巧分享... 海鳗鱼,顾名思义,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众多海鲜中,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
东北早市碳水炸弹合集:豆腐脑配...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东北的街巷,早市便已热闹非凡。蒸腾的热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这里是碳...
原创 孙... 5月3日,孙俪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照片,为女儿小花庆祝她的11岁生日。这一天,仍然是温馨的亲吻瞬间...
池州美食贵池小粑,独特风味能馋... 池州的美食别具一格,巧妙地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和古老的智慧。这些美食不仅让人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蕴含了...
河北缸炉烧饼:外脆内软芝麻香,... 在河北的街头巷尾,有一种美食,光是那飘来的香气就能让人驻足,它就是河北缸炉烧饼。金黄酥脆的外壳,撒满...
这个国家级会议上 宁波收获中东... 会议现场。记者 严瑾/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严瑾 孙佳丽 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开幕前夕,宁波迎来一场国家...
山东出发甘南旅游攻略交通高反难... 启程:一场蓄谋已久的“逃离”(Departure: A Long-Planned Escape)八月...
畅游昌吉:一日自驾游攻略,领略... 昌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心脏地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这里有巍峨的山脉、...
打工人的自然治愈法则!领克08... 现代人的自然渴望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升级:从最初的打卡式露营到如今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求,我们终于意识到...
捷克自由行攻略必玩景点与交通难... 凌晨三点,布拉格老城广场的鹅卵石路被积雪压得发亮,我的手指几乎冻僵在相机快门上。原本计划的圣诞市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