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中,川菜无疑是最具国际影响力和普适性的菜系之一,以“百菜百味,一菜一格”闻名。
善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的川菜,口味变化多样,有麻辣、鱼香、家常、怪味等多种味型,不仅在八大菜系中口味的丰富性首屈一指,也是当地物产习俗的直接体现。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多阴雨天气,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人们需要通过食用辛辣食物来驱寒除湿,因此辣椒、花椒等调料在川菜中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川菜麻辣的特色。
物产丰富的四川盆地,也素有 “天府之国” 的美誉。这里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盛产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物,为川菜提供了丰富的主食和蔬菜原料。
此外,四川的河流湖泊众多,水产资源丰富,各种鲜鱼、虾蟹等成为川菜中河鲜菜品的优质食材。同时,山区的山珍野味,如菌类、竹笋等,也为川菜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如果来到四川旅游,除了打卡众多的川菜美食之外,去世界上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打卡,相信会有更多的美食收获。
成都川菜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郫县豆瓣也产自郫都区(旧称郫县),所以,这家专注于展示川菜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川菜的历史、烹饪技艺、饮食器皿、原料等的博物馆理应更加专业和全面。
成都川菜博物馆的建设布局堪称馆园一体:景区占地约 40 亩,川西民居建筑构成新派古典园林风光,将博物馆的展示功能与园林的休闲观赏功能相结合,让游客在参观之余能享受园林美景。
成都川菜博物馆的藏品也丰富多样:收藏有从战国至现代的 6000 余件藏品,涵盖了煮食器、盛食器、酒器、用餐器、茶具等饮食器皿,以及与川菜有关的文字介绍和书籍、图稿等。
与大多数以静态展示为主的博物馆不同,成都川菜博物馆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体验,不仅可以看展品、听讲解,还能亲手做菜、品尝美食、参与传统工艺制作,是一座 “可以吃的博物馆”,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游览成都川菜博物馆的时候,可以先参观典藏馆,了解川菜的历史和饮食器皿;接着前往灶王祠,感受灶王文化;然后到川菜原料展示区,了解川菜原料和传统制作工艺;再到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体验传统工具的使用;之后在互动演示馆亲手制作川菜并品尝;最后在品茗休闲馆休息,品尝茶点,享受休闲时光。
交通:地铁6号线至“红高路站”转公交P214路,或自驾(市区出发约40分钟)。
门票:60元/人(含小吃体验),厨艺课程另收费(150-300元/人)。
开放时间:9:00-18:00,建议游玩3-4小时。
行程推荐
上午:参观博物馆,参与豆瓣制作或厨艺课;
中午:在馆内小吃街饱餐一顿;
下午:转战郫县安德镇,探访“郫县豆瓣博物馆”或川菜产业园。
需要注意的是,到成都川菜博物馆体验厨艺课,需提前1天预约,每场限20人;馆内小吃多为“迷你份”,建议少量多次取餐;如果不像人多,就避开节假日高峰,工作日体验更佳。
川菜是“舌尖上的四川”最生动的注脚,而成都川菜博物馆则以“活色生香”的方式解构了这种文化。
若想深度体验,不妨穿上围裙、拿起锅铲,在麻辣鲜香中触摸川人千年的生活智慧。(图片来源:郫都史志、四川文旅厅、川菜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