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青山不问远,登峰揽胜在房山。2025年5月18日,“寻源周口店 揽胜大房山”——“登峰揽胜在房山”山地绿道徒步活动在周口店镇永寿禅寺广场火热“开走”。本次活动由房山区委宣传部、房山区园林绿化局、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房山区体育局和房山区周口店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文化为内核、体育为引领、绿道为载体,深度融合文化体验、山地徒步、生态探索,为徒步爱好者们打造了一场难忘的“寻源问心”之旅。
踏万年文脉:
徒步解锁“三源”密码
大美房山,文脉悠长,素有“人之源”“城之源”“都之源”的美誉。本次徒步活动将房山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主线路沿西山登峰揽胜森林步道(房山区段)周口店遗址段展开,以永寿禅寺广场为起点,沿着山径蜿蜒而上,一路林木葱郁、群山如黛,4公里山脊线串联起跨越万年的文明图景。
随着启动喇叭一声鸣响,徒步队伍有序出发,两只犬形机器人跟随走友一同前行,格外引人注目。首先映入徒步者眼帘的,便是屡获国际大奖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猿人洞保护棚,这一充满科技感的建筑与70万年前的人类文明遗存形成时空对话。
行至山巅,八百里太行山脉的雄浑与“北京湾”的现代繁华尽收眼底;举目远眺,承载金代文明的金陵遗址正在邻近的九龙山间静卧;继续前行,目之所向,恰是琉璃河遗址所在的方向。沿途三处“源文化”主题打卡点,6个休憩观景平台既让徒步者得以暂歇观景,更构建起触摸历史脉动的文化驿站。
绿道+研学+市集:
打造沉浸式新场景
沿着绿道徒步全程,从林间小径下山回到永寿禅寺,映入眼帘的是30余个琳琅满目的市集摊位,非遗体验、特色美食、文创好物次第排开、齐聚一堂,铺展出一副自然野趣与文化深度相融相合的热闹画卷。
非遗传承人们以精湛的手艺现场展示拓印、京绣、雕漆、古法制香等多项传统技艺,邀请走友们互动尝试,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蜂蜜、栗子、西红柿、灵芝孢子粉等周口店镇原汁原味的特色农产品,吸引着每一位路过的人品尝;40组亲子家庭组成的研学团更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孩童们刚刚还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于800米“小环线”绿道中体验了树皮拓印、参加了森林课堂,此时又兴致勃勃地徜徉在非遗、民俗和特色美食的海洋里。
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走友还可凭借“徒步包”里赠送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居寺景区门票和房山文旅景区消费券、商家代金券,启程新的旅途,继续用脚步丈量房山这片广袤的土地,览文旅盛景,享多重体验,品房山韵味。
绿道赋能区域发展:
“两山”理论生动实践
作为《北京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的试点工程,西山登峰揽胜森林步道(房山区段)是北京市“京华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浅山千里京华揽胜森林步道的西南起点。
“登房山大脊,游世界地质公园。”按照“生态优先、低扰动”的建设原则,房山以步道为轴整合森林防火、生物保护、应急救援与休闲游憩功能,打造“平急两用”复合空间。根据沿线资源禀赋,从西南至东北依次形成5大游览特色、13个主题段,辐射5个乡镇、25个村庄,将千年古村水峪、猫耳山奇峰、石花洞秘境等30个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点有机串联,激活“龙骨寻源”“南天红叶”等66个特色景观节点,形成了“登山赏景、寻古探幽”的立体文旅网络。从海拔100米的田园到1307米的猫耳山巅,四级难度步道满足全龄需求,登山、赏花、看景、住宿,“吃住游购”一体化产业链,让生态资源真正转化为了富民“金钥匙”。
以120公里的西山登峰揽胜森林步道(房山区段)为纽带,房山区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探索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房山、踏上绿道,感受着青山叠翠的魅力、历久弥新的底蕴——这条蜿蜒的绿丝带便不仅串起了四季流转的密林溪谷,也悄然生长成为了乡村振兴的脉络与引力。
信息来源:房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敏 温少华
审核:巴金鹏 武霞 马妍
上一篇:鸡公山文旅短视频邀请赛信阳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