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家吃上了,新鲜出炉的炒肉团子外皮软糯,馅料鲜美,还是老味道!”近日,82岁的苏州退休教师翁国良收到了上海弟弟发来的微信消息,对大哥送来的苏州时令美食点赞不已。自从苏州地铁11号线开通以来,翁国良和定居上海的弟弟妹妹们经常搭乘地铁在昆山花桥站“相会”, 开启了一次次亲情“带货”之旅,糯米糖藕、西山白果、栗子、白鱼、油爆河虾……实现了苏州、上海 “双城共品当日鲜”的梦想。“早晨7点多出发,我们坐到花桥站大概都是1个多小时,完成送菜后再返回家中,中午吃还是热的,省心省力省钱又准时!”翁国良表示。
翁国良
退休后成“地铁达人”,绘制出行攻略
翁国良家住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金狮巷2号院,出门步行300多米便可到达地铁4号线三元坊站。作为一名“地铁达人”,13年间他跑遍苏州至上海的200多个站点,绘制了多个版本的“地铁出行攻略”,并免费和大家分享。翁国良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最新版“沪苏地铁网络示意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地铁11号线花桥站至苏州、苏州各地铁站所需的车程时间和票价信息,总共包含30条地铁线路,803个地铁站。
翁国良制作的最新版“沪苏地铁网络示意图”
“买了电脑准备上网冲浪,看看新闻,打打游戏,打发闲暇时光,没想到这20年自学电脑技术让我收获了一个精彩的晚年!” 2004年,翁国良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开启了自我提升的“修炼”模式,买了电脑自学OFFICE、PHOTOSHOP等软件,当同龄老人刚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时,翁国良已“先人一步”地学起了修图和视频制作。有了技能“加持”, 2012年起,翁国良尝试制作地铁出行攻略,把苏州各地铁各站点摸了个遍,以数据为基础绘制成了分门别类的系列攻略,帮助苏州市民及来苏游客迅速了解地铁乘坐、换乘方式、地铁内设施情况、地铁各站点涉及哪些景点。
翁国良在地铁站拍照记录信息
弟妹定居上海,他和老伴坐地铁去探亲
“06:03am,苏州地铁4号线三元坊;06:15am,苏州3号线宝带桥;08:08am,苏州11号线花桥;08:14am,上海11号线花桥;09:16am,上海4号线曹杨路;09:45am,上海4号线大木桥路……”2023年6月24日,苏州地铁11号线开通。7月13日,翁国良便和老伴缪阿姨开启了第一次地铁探亲之旅,回来后将整个行程制成电子手账,进行保存记录。
翁国良和弟弟妹妹们早年的合影
翁国良是家中老大,另外还有七个弟妹,目前分别居住在上海黄浦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大多数时候,翁国良去上海和弟弟妹妹们相聚。随着年龄的增大,翁国良发现:“坐火车出站没有电梯,走起来很吃力,火车转地铁的时候十分拥挤,老伴腿脚不便,算上提前1小时出发,出站1小时,合计起来至少需要花费3-3.5小时,而搭乘地铁也是3.5小时左右,对我们来说,反而地铁更适用。” 翁国良还分析了坐地铁去上海的诸多优点,比如地铁不会误点,不需要提前购票,相较于高铁、火车,70岁以上老人坐地铁去上海费用更便宜,而年轻人如果考虑到自驾停车费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地铁。
翁国良和老伴去上海探亲
沪苏低成本时令“带货”,速度堪比“同城达”
每次去上海探亲,翁国良总会捎带一些苏州的当季的特产,给弟弟妹妹们尝个鲜。有时候,弟弟妹妹也会烹饪地道的上海美食,让他带回苏州。“既然往返上海、苏州都要在昆山华侨进行中转,我们何不试试在这里交接?这样的话,大家各自只要花费1—1.5小时的路程,”时间长了,翁国良摸索出了新的省时省力的“门道”:“自家做的河虾等熟食,无法通过快递运输,越早吃口感越好,我们上午出发,中午到家吃上还是热的呢!”
苏州特产糖藕
苏州特产栗子
自从第一次“带货”之行顺利完成后,每逢苏州时令美食上市,翁国良就会和弟弟妹妹们相约“地铁站”见面,互换美食,然后各自回家品尝。去年8月16日,翁国良接到弟弟来电,说要烧“面拖梭子蟹”送给大哥尝尝,计划第二天在地铁11号线花桥站交接。8月17日早晨6点,翁国良到菜场买了太湖虾,回家立刻把活虾烧好,还购买了苏州夏季时令美食炒肉馅团子。当天7点46分,一切准备就绪后,翁国良从苏州地铁4号线三元坊站出发,经过1小时58分钟的乘车,在9点42分达到花桥站。“我出站后步行到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入口,弟弟不需要出站,我们俩碰头后交换了彼此带的美食后,直接各自返回,到家刚好吃午饭,” 翁国良对地铁换乘路线已了然于胸,出行效率也更高了,“太湖白鱼、鳜鱼、鲫鱼、花鲢鱼、黄天源糕团等上海吃不到的东西都带过,此外,还打包过一条棉被、一台电脑,借助小推车,和上海亲戚完成了‘双向奔赴’。”
苏州夏季时令美食炒肉团子
升级电脑配置,每次行程做成手账
“我的资料比较多,需要很大的硬盘容量,老电脑运行起来也有点慢了,做很多个图层的图片会出现无法打开文件的情况,干脆都配套一起更新,身边有懂电脑的朋友帮忙去配置的,新电脑的运行速度很快,用起来很‘爽’,这项投资非常值得!”今年年初,翁国良趁着“国补”花了1.2万元升级电脑,赶超普通网游用户配置。
“一些特别重要的打印出来,这样随手就能拿来看。比如通过11号线去上海十几次,我都编在了一个文档里,打印装订出来是一本专属的册子,跟别的手账进行属性区分,这叫‘手账’分类,” 翁国良对记者说:“城市交通越来越发达,我也在不断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城市的发展,每次看着这些记录,都会有一种幸福感。”
通讯员 王禾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