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5月14日,巩义市竹林镇慈云山居康养民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青砖黛瓦之间。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悠然地品茗、赏景,与山间清脆的鸟鸣声交织,勾勒出一幅闲适的山居图景。这座承载千年文脉、坐拥灵秀山水的古镇,正以文旅融合为笔,民宿经济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新时代的蝶变故事。
竹林镇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境内长寿山层峦叠翠,潺潺泉水流淌间,仿佛诉说着《竹林七贤》的历史回响。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竹林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度挖掘自身自然禀赋与文化资源,着力构建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农事研学于一体的全链条文旅体系。如今,游客来到这里,既能漫步千年古寨,感受历史的沧桑厚重;又可参与非遗手作,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走进田间地头,采摘时令鲜果,沉浸式体验“归园田居”的诗意生活。
在民宿经济培育方面,当地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 模式,对112栋闲置农房进行改造升级。其中,慈云山居等3个精品民宿项目入选“中原民宿 TOP50”,形成了明清院落、山居禅意、田园牧歌三大建筑风格体系。每一间客房都承载着独特故事:有的是百年老房重获新生,有的凝聚着匠人匠心的巧思,让游客在枕山听泉的惬意中,寻觅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竹林镇启动“文旅人才赋能计划”,围绕客房服务、特色烹饪、文化讲解等方面开展专业培训。同时,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18公里旅游环线,新建12处生态停车场,并对旅游公厕等设施进行改造,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如今,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蜿蜒于山间,智能导览系统覆盖全域,为游客带来“说走就走” 的便捷旅游体验。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竹林镇富民强镇的新引擎。据统计,2024 年全镇接待游客数量超过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亿元,带动 60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智慧与汗水,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推动竹林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