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去香港,最感慨有两点:一是许多食肆多年未变,在内地餐饮卷出天际的对比下,显得裹足不前,二是经济低迷、人心沮丧,曾经谈笑风生的银行大班如今都消失于中环……但不久前在港岛吃到的一间餐厅,却令人耳目一新,仿佛在做出有力的回应。
餐厅名叫“志”,由粤菜和法餐厨师联手打造,志在东西合璧,之所以选这家,是因为中餐厨师萧师傅来自米其林二星餐厅,我多年前吃过,很喜欢,特意,唏嘘2018年干诺道双人午餐1800港币,还多签一笔小费,今日摆花街商务套餐每位388起,只是一个零头。
菜单简洁轻快,每道都含了巧思,全套行云流水,令人感到舒适。
花胶鸡汤,舀出了小片碎花胶,汤头带一种纤细的鲜,原来是将三黄鸡整鸡剁碎,熬十几个小时,再调入鲫鱼汤,比普通鸡汤多一层河鲜。
香港人喜欢做成咸鱼的马友,这里选新鲜的,用盐轻腌再慢烤到鱼皮焦脆,肉质肥、鱼味浓,炒过鱼的油炒菜心苗,菜里都有鱼味,又加了些西餐元素,并不显得刻意:旱金莲做了清新的绿酱,点缀话梅味黄酒啫喱,撒一抹咸鱼粉,令整盘咸香扑鼻。
店里额外供应百花酿海参,也不过128块,加多一道试试。
刺参发得大而弹,酿进虎虾虾胶形成口感不同的弹,裹一层墨鱼汁面糊炸出脆壳,蘸底下黑椒龙虾汁香浓鲜甜,确是粤菜传统技法和法餐酱汁功底的融合。
这儿的餐具用到葡萄牙的Cutipol就很别致,上肉类主菜前又上了Florentine Kitchen Knives的刀,来自巴塞罗那的小众品牌,标志性的多材质条纹刀柄,我上回用还是在比利时的, 叹服餐厅好品味。
乳鸽做成两吃,鸽胸烤到四成熟,肉质弹嫩,特别在于刷的皮水不是传统的蜂蜜或麦芽糖,而是毛里求斯黑糖,甜得尤为焦浓,我查了一下,毛里求斯盛产优质甘蔗,制糖业发达,有“甜岛”之称。
鸽腿呢,淮盐腌,跟两朵山楂啫喱形成咸甜对比,一旁炒了个豆豉蒜苔芯,辣蓬蓬的,我们好奇这豆豉又是什么神奇的产地?还是香港老字号?服务员特意跑去厨房问,回来答:“我们用的是老干妈!”
主食一锅热气腾腾的银鱼葱炒饭,不是中国的米饭,而是米形意大利面Orzo,杜兰小麦更有弹性和嚼劲,跟凤尾鱼、虾米、姜蓉和鸡蛋一起炒得细碎微焦,铺多一层碧绿法葱,像是洋气版的蛋炒饭。
甜品杏汁燕窝露,杏仁豆腐搭配豆浆脆片,装在Riedel的酒杯里轻盈宜人,感慨这顿饭这么便宜,燕、参、肚也吃全了。
香港家底毕竟厚,美食创新玩起来轻车熟路,买完单笑说,这大概是全城最优性价比午餐了,不同在于,从前身边坐的都是金融精英,如今则多内地游客,服务员还要费力解释:我们的水是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