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不吃早餐、暴饮暴食……这一系列现代社会的危险生活方式,往往会诱发高血糖、高血压、胆囊炎、失眠焦虑等,甚至会导致猝死这种难以挽回的后果。在中医理论中,气血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流注特定经络,影响脏腑功能,顺时作息养生可激发人体自愈力并预防慢性疾病,这就是十二时辰养生法。
什么是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在长期针灸实践中发现,人体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就像海水涨潮一样,每天在不同时间段流到不同的经络,而各经络在其对应时间段作用最为显著,我们应顺应这一自然节律安排饮食、作息与诊疗。
子时(23:00—1:00)胆经
一阳初升,胆气随之生发,若此时不睡觉,胆气无法升发,全身气血运行受阻。
丑时(1:00—3:00)肝经
气血流注肝经,肝脏进入高效解毒、藏血阶段。此时需进入深度睡眠,保证肝血回归,清除毒素堆积。
寅时(3:00—5:00)肺经
肺经气血旺盛,将新鲜气血输送全身。此时应保持深度睡眠,若早醒或咳嗽加剧,可能是肺气不足的信号。
卯时(5:00—7:00)大肠经
天地阳气升发,大肠经气血最旺,宜排便排毒。若长期错过此时机,易致便秘、痤疮等问题。
辰时(7:00—9:00)胃经
胃经气血充盈,此时吃早餐易消化吸收。长期不吃早餐会削弱胃气,导致胃炎、胆结石等疾病。
巳时(9:00—11:00)脾经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此时大脑清晰,适合高强度工作学习。若脾虚,此时易倦怠、腹胀。
午时(11:00—13:00)心经
阳气最盛,心经气血旺盛,小睡15-30分钟可养心安神,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未时(13:00—15:00)小肠经
小肠经当令,小肠负责吸收营养,此时宜清淡饮食。若午餐过饱或油腻,易致消化不良、午后困倦。
申时(15:00—17:00)膀胱经
膀胱经当令,此时宜多喝水,促进代谢。若久坐不动,易致水肿、腰背酸痛。
酉时(17:00—19:00)肾经
肾经当令,肾主藏精,此时宜静养,避免剧烈运动。可泡脚以温补肾阳。
戌时(19:00—21:00)心包经
心包经当令,心脏气血旺盛,此时宜放松身心,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耗费心血影响睡眠。
亥时(21:00—23:00)三焦经
三焦经当令,三焦通调全身水道,此时应静心准备入睡,熬夜则会打断身体的睡眠节律,加速衰老。
夏季最容易出现不适症状的时段是哪些时辰?
夏季辰时(7:00—9:00)气温逐渐上升,空气中湿度较大,可影响脾胃的运化。辰时正是胃经当令的时候,容易出现食欲差、消化不良、口干舌燥等症状。
夏季辰时养生提示:及时进食温热的营养早餐,忌食肥甘厚味食物。
调养方法:参苓粥
党参、白术、山药、茯苓、扁豆适量,炖煮后服用,有健脾开胃、消食祛湿的作用。注意有内热、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宜食用。
夏季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心主火,夏季心火易亢,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头晕目赤、身困体乏等问题。
夏季午时养生提示:午间小睡半个小时,安神养心,有利于恢复元气。
调养方法:清暑避湿汤
绿豆、玉米须、薏苡仁、茯苓,炖煮后服用,有清暑祛湿、安神养心的作用。
夏季申时(15:00—17:00)膀胱经当令。夏季出汗多,肾水易亏,可能出现腰膝酸软、口干头痛、颈项及腰背部疼痛、排尿不畅等症状。
夏季申时养生提示:可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或淡茶
调养方法:
●敲打膀胱经:缓解头痛、腰痛、颈项疼痛等症状
●踮脚尖:疏通经络,缓解下肢酸胀等症状。
夏季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夏季夜短日长,易熬夜伤阴,影响肝胆排毒功能,出现燥热、失眠等症状。
夏季亥时养生提示:做好睡前准备,注意腹部保暖。
调养方法:
●红花艾叶泡脚方:红花、艾叶、茯苓、藿香煮水,待温度合适时泡脚。有解暑祛湿,疏经助眠的作用。
●按揉阳池穴:有疏通三焦经气、清热泻火的作用。
来源| 央视财经
编辑 | 紫小莉
(提供线索或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