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登顶就能抽3万奖金,我要是这次中了,月薪直接翻倍啊!”一时间,短视频平台上,“泰山景区联合赞助商举办有奖登山”的消息疯传,甚至还有穿着运动服的女生对着镜头在视频里比心,还展示所谓“景区授权书”:“看,这是景区授权书!登顶玉皇顶就能扫码抽奖,奖金最高3万呢!”短短两周,相关话题播放量竟突破5000万。
然而几天后,泰山景区官方账号紧急辟谣:“我们从未举办此类活动!”这时,那些愤怒的游客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背着20斤重的装备,辛苦爬了5小时山路,换来的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场闹剧的幕后主谋,是26岁的短视频博主陈某某。近日,看着春季旅游旺季来临,而自己的粉丝量却停滞不前,她心急如焚:“别人拍泰山攻略都能火,我得整点不一样的。”思来想去,她盯上了“奖金”这个极具吸引力的关键词。于是,她伪造了一份“景区授权书”截图,配上登顶抽奖的剧情,还编造了“已有游客抽到1万元”的虚假对话。没想到,第一条谣言视频当天就获得10万点赞。
尝到甜头的陈某某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发布7条“活动进展”视频,甚至拉来朋友在山顶“摆拍”领奖画面。她的“同行”谭某某等人看到后,也纷纷效仿,修改文案二次传播。有人把奖金改成“2万8”,有人谎称“仅限前1000名”,谣言像滚雪球一样越传越广。直到景区接到200多个咨询电话,不堪其扰,不得不报警求助。
警方调查发现,5名涉案人员都是被“流量至上”冲昏头脑的内容创作者。陈某某和谭某某为了引流故意编造谣言,刁某某等3人则是为了蹭热度随手转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公安机关对前两人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对后三人进行批评教育。难道这种故意编造给自己获取流量的时 间真的是个例吗?让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这种事件可不是个孤立的事件。2018年5月,上海某商场被“藏有100个万元红包”的消息刷爆朋友圈。32岁的店主王某某为给隔壁小店引流,在朋友圈PS了一张盖着“商场公章”的寻宝海报,宣称“找到红包就能当场兑换现金”。短短两天,数万人涌入商场疯狂翻找。有人不顾一切地搬开垃圾桶,有人粗暴地扯下装饰画,现场混乱不堪,商场不得不暂停营业,直接损失50余万元。
最终,王某某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15日,罚款1000元。和泰山案相比,两者都触犯了法律红线,编造虚假活动信息,引发公共秩序混乱。不同的是,王某某的谣言更具“即时诱惑性”,直接导致现实空间的秩序失控,而泰山谣言借助短视频的视觉冲击,在网络空间迅速扩散。但本质上,都是利用公众对“利益”的逐利心理,把网络平台当成了随意收割流量的法外之地。
还有在2019年3月的杭州某景区“免费开放3天”的谣言却有着不同的走向。旅游博主李某某看到未经核实的消息后,为增加播放量随手转发:“趁免费赶紧冲!”景区附近的民宿老板张某某为吸引订单,更是添油加醋:“内部消息,错过这波亏大了!”消息传出后,景区门口瞬间聚集上千游客,不少人还带着老人孩子在寒风中排队。
警方介入时,李某某已删除视频并发布道歉声明,张某某也主动联系预订游客说明情况。考虑到两人是“过失传播”且及时纠错,未造成严重后果,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未予行政处罚。这起案例特殊之处在于,执法者区分了“故意编造”和“过失转发”的主观恶意。前者为利益主动制造谣言,后者是未经核实的“跟风传播”。这种“精准治理”体现了法律的温度,既严惩恶意造谣者,也给无心之失者改正机会,同时向公众传递一个信号:转发前多问一句,或许就能避免成为谣言的帮凶。
公安部2024年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年均查处网络谣言案件1.2万起,其中“虚假活动引流”类占比15%。这些谣言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背后藏着三个关键真相。
传播速度方面,短视频平台成重灾区,68%的谣言通过视频传播。那些视觉化“证据”,比如伪造的授权书、摆拍的领奖画面,很容易让网民放下戒备。数据显示,一条谣言从发布到形成规模传播平均只需2小时,比文字谣言快3倍。
心理弱点上,30-50岁人群占受骗者的72%。这个年龄段的人频繁使用短视频,对“高额奖金”“免费福利”等信息敏感度高。某高校研究团队发现,当信息包含“限时限量”“官方授权”等关键词时,公众辨别力会下降40%。
治理升级也有体现。2020年以来,因谣言引发的公共事件下降40%,这得益于警方的“快速响应机制”,像泰山案从接到举报到查处仅用48小时,以及平台的技术进步。某短视频平台的AI谣言识别系统,能在视频发布30分钟内检测到“虚假活动”类关键词并自动拦截。
但数据也暴露出深层问题:为啥总有人铤而走险?某MCN机构调研中,60%的小博主承认“曾想过用夸张信息引流”,因为“合规内容太难获得流量”。这说明,治理谣言不仅要“事后打击”,更要解决“流量焦虑”的源头。当优质内容得不到足够曝光,当合规引流成本高于造谣风险,就会有人想“走捷径”。
那么,您曾被什么样的网络谣言“骗过”呢?后来是怎么发现真相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擦亮眼睛,守护真实的网络空间!点赞关注,获取更多社会热点分析和法律科普,咱们下期再见!
我的宝藏兴趣?
公安网安|2人造谣登顶泰山奖3万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