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阳光洒在中山市南朗街道翠亨村,经过精心改造升级的孙中山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场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成为传承孙中山先生的改革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崭新窗口。
孙中山纪念馆归属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5月1日—5月2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参观人数近6.5万人,其中孙中山纪念馆接待游客超2.7万人。
5月1日—5月2日,孙中山纪念馆接待游客超2.7万人。
数字赋能,纪念馆亮点纷呈
孙中山纪念馆新陈列“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围绕“伟大的足迹”这一核心概念,通过“求索之路”“共和之路”“斗争之路”“合作之路”“继承之路”递进式叙事,分为“立志救国 上下求索”“推翻帝制 创立民国”“捍卫共和 愈挫愈奋”“国共合作 开创新局”“鞠躬尽瘁 伟业永存”五部分。
馆内精心遴选410余张历史照片、120余件文物充实展陈。这些珍贵的文物将与孙中山有关的原物、原著、原照、原声贯穿始终,让观众“见人、见物、见精神”。在“推翻帝制 创立民国”展区,孙中山先生起草的重要文件手稿、使用过的物品等文物,真实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展陈设计秉承庄重肃穆原则,追求“巧、精、雅”。展陈面积从940平方米扩大到1385平方米,规划疏密有致、循序婉转。馆内邀请知名艺术家创作油画、国画、铜版画、雕塑等作品,再现重要历史事件现场。
来自深圳的五年级学生周语薇,在课本上经常看到孙中山先生的事迹。自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深圳市民到中山游玩更加方便。恰逢五一假期,周语薇和家长一同前来中山参观纪念馆。戴上MR眼镜,听着设备里的语音介绍,她兴奋地感慨:“这样的参观方式很生动!以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了。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后我要更努力地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青少年戴着MR眼镜观展。
运用声光电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纪念馆建设智慧导览、线上数字博物馆、MR智能眼镜数字交互系统。现场技术人员任玉腾介绍,戴上MR眼镜,游客在不同展项前能看到孙中山先生生平的影像介绍,听到详细讲解,获得沉浸式、互动性、情景化的观展体验。此外,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展馆实现安防监控、消防安全、客流统计和库房恒温恒湿等系统的智能化调度,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博物馆。在智慧导览系统的指引下,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定制个性化的参观路线,更加高效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多元声音:观众好评如潮
五一假期,孙中山纪念馆迎来众多参观者,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带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前来,离开时都收获满满,对新展赞誉有加。
游客刘女士来自珠海,多次带孩子来进行爱国教育。她表示:“之前纪念馆没装修时我来过2次,现在的纪念馆规划得更好了,参观动线更连贯,孩子能更系统地了解历史。而且新增的科技展示手段,让孩子更有兴趣,能主动去探索、学习。”
深圳市高级中学盐田学校初一学生欧蔓葶和李金铭在老师推荐下来到纪念馆。欧蔓葶参观后难掩激动:“非常震撼!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奋斗历程,我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李金铭则说:“下学期的教材里会详细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历史知识,这次提前来参观,就当是预习了,感觉比看书更直观、更有趣。”
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场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今年77岁的孙必立是孙中山曾侄孙。孙必立20多岁时就到了美国定居。数十年来,他经常到中国许多城市探亲,也工作过,对中国的变化感到由衷的自豪。一周前,孙必立从美国回到中山和哥哥相聚。
“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中山有了新的变化。”去年,孙必立也来过中山,那时的孙中山纪念馆还在装修。此次到孙中山纪念馆参观,孙必立表示:“新馆增加了很多历史资料,值得我们参考。中山也越来越好了,我希望海外华人华侨多过来看看我们现在的故乡是什么样的。”
匠心雕琢:入选国家重点推介项目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副馆长张道有介绍,改造升级后,孙中山纪念馆基本陈列内容更加丰富翔实,重点更加彰显突出,已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关于展览文本和内容至少有约10位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内容创作过程中,馆内工作人员群策群力,力求做到最好。”张道有表示,比如“革命风潮”部分,为突出孙中山先生自身叙述视角,回顾其革命心路历程,工作人员反复研究,力求精准传达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经过精心改造升级的孙中山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南方+ 廖冰莹 拍摄
在文物展示方面,为给文物提供更好的展示条件,纪念馆安装了恒温恒湿设备;多媒体展项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如第一次国共合作展项呈现多幕影像效果,采用Led屏+纱幕投影,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如今,全新的孙中山纪念馆已正式开放,它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的场馆,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精神的桥梁。
未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将推出“策展人专题导赏”“分众化导览”等服务,开发系列“大思政”课程和研学社教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孙中山先生的世界,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