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大傢常見的話題就是消暑,而飲食是直接、有效的解暑方式。三伏天將至,飲食上有何講究呢?
1.時令蔬菜代表——蓮藕
蓮藕是夏季良好的祛暑食物,四月是荷花盛開、蓮藕叢生的時節,鮮藕是個寶,趁著新鮮多吃點。
蓮藕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等多種礦物質。蓮藕中富含維生素C和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前者能抑制黑色素形成,有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後者能幫助延緩衰老。每100克鮮藕,所含的維C是19毫克,是果子的6.3倍,葉酸含量也很豐富,每百克含30.7克。
蓮藕富含的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藕中鉀與鈉的比例為9:1,屬於高鉀低鈉的食物。蓮藕含豐富的B族維生素,尤其B6,有助於減少緊張、煩躁的情緒,安神寧心,改善失眠。炎夏大傢心情煩躁、悶熱之時,就可以多吃藕。
藕一年四季皆有出產,此時的鮮藕爽脆鮮甜,涼拌、清炒、煲湯,或是做成糯米桂花藕、香煎藕夾……都是美味。
脾胃較好的人可以將蓮藕榨汁喝,有清熱瀉火、生津的作用。取100克鮮藕和10克左右的生薑打汁飲用,如果是脾胃虛寒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則更適合吃熟藕。
鮮藕多產於夏季4月中下旬左右,這時節的藕白生生的,水分充足,氣質清甜,口感頗似脆梨。切成薄片後,焯水和糖醋一同涼拌就是一道夏日風味小菜,和鮮美時蔬清炒也是一道清爽味十足的下飯菜。
蓮蓬、菱角也正上市,需要的朋友也不要錯過。
2.涼菜代表——黃瓜
夏天吃飯的快樂,一半是涼菜給的。而涼拌黃瓜是非常受歡迎的時令涼拌菜。
夏季時令的黃瓜清熱消暑、祛濕利尿,既好吃又有美容功效。除瞭經典的涼拌黃瓜,爽脆多汁的黃瓜還能炒肉片、做蛋餅、打湯等。
黃瓜咣咣一拍,加點醬油、加點醋,再來點蒜泥、辣椒,撒點蔥花香菜。在北京,麻醬黃瓜是傢常涼拌菜,青黃瓜切絲,加芝麻醬、鹽涼拌。
3.消暑苦食代表——苦瓜
民間有 “夏日吃苦,勝似進補”的說法。苦瓜是夏天我們常吃的消暑苦食,其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每100g苦瓜維C含量為56毫克,是黃瓜的6倍多,位於瓜類之首。
苦瓜擁有“瓜中君子”美名,氣質雖苦,但無論是炒菜還是燉湯,它的苦味隻留給自己,不會染給其他食材。夏天苦瓜不僅可以來做菜,幫助身體消除疲憊,清熱解毒。但它也不僅僅拿來燒菜,我們也可以把苦瓜制成苦瓜片,夏季用來泡水喝還能排毒養顏。
4.開胃菜代表——仔薑
“冬吃蘿卜夏吃薑”,薑不僅是調味品,也是溫補好食材。薑屬於辛溫之性物,有溫補陽氣的作用,它裡面所含有的薑辣素,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不適,達到較好的散寒、升發陽氣之效。
夏天大量出汗、吃涼食、喝冰水吹涼風,可適當吃點薑能幫助祛濕散寒。而7-4月份正是仔薑大量上市的時候,此刻的它蕞鮮美,辛辣適度。涼拌泡仔薑。薑切片,一點鹽、醋、生抽拌一拌,豆瓣醬或油辣子增加姿色,既是小菜,也可當成佐料。
5.肉菜代表——鴨肉
夏天是最適合吃鴨肉的季節。肉禽類一般多屬溫熱性,但鴨子長期在水中活動,性偏凉,不溫不熱,也有清虛勞之熱、滋陰養胃、補血行水的食療功效。
鴨湯、醬鴨、烤鴨、板鴨……鴨肉的做法很多,各地也有不同做法和風味,如北京人愛果木烤鴨,南京人愛鹽水鴨,福建人吃薑母鴨,醬鴨是南方常見的吃法。喝老鴨湯是廣東人盛夏養生的方式:陳皮、薏米、紅棗、冬瓜皮和老鴨小火慢燉,隻加鹽、糖簡單調味。
夏天的魚肉臨近產卵期,體內積蓄瞭較多的脂肪和營養成分,身體肥碩而結實,因此肉的氣質最鮮美,且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如鯽魚湯祛濕,常見的草魚有暖胃明目之效;鱸魚則能補益肝腎,無腥味,紅燒、清蒸、燉湯均可。
此外,此時正是吃黃鱔的季節,入伏前後這一個月的黃鱔是最為肥美的。黃鱔肉質鮮美,而且無刺,含豐富的維生素A,能增強視力,它還富含DHA和卵磷脂,二者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各地吃法也各不相同,如江南鱔絲面,廣州鱔魚絲煲仔飯,四川人則喜歡爆炒、水煮、下火鍋等。
7.湯類代表——冬瓜排骨湯等
俗話說:“湯湯水水很養人”,入伏前後,喝點湯既能補充水分,利於消化吸收對脾胃好,還能開胃。
夏天少不瞭一道冬瓜排骨湯,冬瓜性涼味甘,本就是清熱解毒的食物;而排骨富含鈣質,這道湯有清熱下火、消暑解渴的作用。
絲瓜白蛤湯鮮味好喝,絲瓜清甜,夏季食用會增加食欲,白蛤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鈣、少脂肪的特點,營養非常豐富。
還有椰子雞湯,椰子汁有多種葡萄糖、維他命素和礦物質等,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緩解夏日的疲勞,雞肉能補充身體營養,滋補脾胃。這道湯在廣東比較受歡迎。
以上,你都喜歡怎麼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