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沪上的“吃货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说起这个时节的必吃美食,鲜肉月饼无疑独占鳌头。各家品牌的门店前,已渐渐排起了长队,等待着这一季节限定的美味。
上海普陀
,赞41
关于鲜肉月饼的起源,坊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源自高桥松饼的演化,而另一种则是由知名作家沈嘉禄所考据的,指出鲜肉月饼最早诞生于上海劳勃生路(今长寿路)一带的悦来芳。近日,这家位于石泉路街道兰田路上的中华老字号,迎来了自家鲜肉月饼的上市。
早上9点多,兰田路上悦来芳店铺鲜肉月饼摊位前,食客们排起了长队,争相一睹这道每年仅售一季的经典美味。一位顾客急切地说道:“一盒六只是吧?那我买两盒,都要鲜肉的!”
鲜肉、蛋黄鲜肉……悦来芳的鲜肉月饼口味丰富多样。黄色的酥皮包裹着扎实的内馅,传承了数十年的月饼口味满足了市民们挑剔的味蕾。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气,鲜肉多汁,一口咬下去,满嘴的幸福感。
市民陈女士手捧着刚出炉的鲜肉月饼笑着说:“我小时候外婆一直买悦来芳月饼给我吃,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外皮比较酥脆,内馅扎实挺好的。”
市民郑女士说:“今天买了鲜肉和蛋黄的月饼尝鲜。鲜肉月饼就是上海人过中秋的必备。我基本上不‘噶闹忙’去其他地方买,悦来芳的味道特别嗲。”
在悦来芳门店的后厨,悦来芳的师傅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店里选用优质猪肉,加入秘制调料,每一只鲜肉月饼在烤制前都有着精确的重量要求,严格的生产流程使得月饼的口感更加鲜美。在悦来芳工作了21年的老师傅张泽亮轻轻地将“鲜肉月饼”印章盖了上去,他介绍道:“我们就是肥瘦肉比例是37开,连酱料都自己调的。”
老师傅张泽亮
随着烤箱“叮”的一声响起,新鲜出炉的鲜肉月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黄色的外皮上泛着油光,轻轻一咬,酥脆的外皮与鲜嫩的肉馅在口中交织,让人回味无穷。
第八代悦来芳传承人杨武辉拿着一块鲜肉月饼对记者演示其自家产品的优势,只见一刀切下去,面皮立刻裂开酥化、层次分明,内馅肉球紧致扎实,“趁热吃口感肯定最佳,拿回家的时候如果冷了,可以用电饼铛或者平底锅热一下,即可恢复最佳口感。”
杨武辉在工作中
早在1926年,悦来芳就创立于上海劳勃生路(今长寿路)。1946年改为“悦来芳泰记”后,自产自销的各类糕点、苏式糖果、熟食熏鱼等风靡沪西。
20世纪60、70年代,悦来芳利用“前店后工场”之便利,率先尝试全年生产鲜肉月饼。对此,记者特地采访了18岁起便在悦来芳工作,目前已经退休的第七代悦来芳传承人倪恩弟。他回忆道,在七十年代,只要悦来芳月饼一开炉,等着购买的队伍从长寿路商店门口一圈圈蜿蜒到旁边的中百四店,“每天都要排队,根本来不及做。”
倪恩弟在工作中
长寿路西康路
倪恩弟告诉记者,当时还是市场经济,面粉肉类都要有粮票,没有多少企业做小吃的。而买卖月饼是无需粮票的,当时悦来芳便与时俱进,研发新产品鲜肉月饼,为此,还特地研究了好几种月饼的口感,比如肉鲜汁多的鲜肉月饼。最终,以“前店后厂”的特色,做成了在普陀大自鸣钟地区家喻户晓的鲜肉月饼。
又到月饼上市时节,悦来芳鲜肉月饼不仅让市民们品尝到了传统的美味,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这份来自老字号的坚守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