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千年石狮护,
书册亿载始变崖。
盘虬卧龙因人起,
壁立千仞巧生花。
【佛教名刹少林寺】
出发前,给孩子们先看了电影《少林寺》,没想到爱人比他们更兴奋,每一个细节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哈哈,感觉爱人对少林寺更感兴趣,毕竟那是他童年时期最深的记忆啊,他说当时因为喜欢《少林寺》还特意参加了武术队的训练。看完电影,问孩子们想不想去少林寺看看?孩子们说行吧,那就去看看。
少林寺的山门正在重修,真是遗憾。不过门口的石狮更吸引我:那精美绝伦的雕刻,那怒目圆睁的表情,那历经磨难的狮身,都在讲述着少林寺的历史和传奇。
跨过山门,只见两排参天的古树相映成趣,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有两棵是夫妻树,硕大的树干上面还有很多小孔,讲解员说那是僧人练一指禅和二指禅留下的痕迹,现在一指禅失传了,二指禅还在,等一下你们感兴趣的话就去看一下师傅们的表演。
路两旁还有很多碑文,有一块竟然记录了金庸的小说篇目。可见少林寺对金庸的影响,而金庸的小说也让人更多的人了解少林。脚踩莲花,通过甬道,看见了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让寺院充满了禅意。钟楼前的碑刻是《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上面讲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电影《少林寺》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碑文上有李世民的签字,讲解员开玩笑地说现在的领导签字就是从这里学来的。
我问讲解员,现在少林寺里保存最完好的建筑还有吗?她说没有了,她指着立雪亭右边的一堵朱红色的小门告诉我那是保存得最好的建筑了。小门前面有古藤缠柏,是少林寺的美景之一,讲解员说那棵古藤是人为种植的。
通过讲解,我才知道佛家也有立雪成佛的故事:二祖慧可想拜达摩为师,达摩说除非下红雪。于是二祖慧可断臂求师,鲜红的血染红了白雪,达摩祖师感其诚,收他为徒。而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发生在不远的嵩阳书院。可见古人求学的诚意和毅力。千佛殿曾经是武僧们练武的地方,现在还保留当年他们练武地砖塌陷的痕迹。
来少林寺肯定要看一场少林武术表演的,每人交了三十元,进到一个比较大的会场,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武术表演。随着少林寺主题曲响起,僧人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给我们表演了二指禅、双枪刺喉、八段锦、少林棍术等等,精彩的表演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就是来看个热闹,来圆爱人的少林梦。
从会场出来,我看见一个年代久远的古塔,想靠近去拍照,有僧人守着不给过去,说那边是方丈住的地方。讲解员说那个塔是武则天给她父母修的,祈福用的。
从寺庙出来,去参观塔林,塔林被誉为“中国古塔艺术博物馆”。每一个塔纪念的是一个得道高僧,从唐代至今都有。塔林是《少林寺》里出现得比较多的一个地方,孩子们问,这个塔林感觉藏不了人啊,十三棍僧是如何把唐王藏起来,并帮助他逃走的呢?我说那是障眼法,而且那是电影,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塔林旁边有一条很普通的小溪,讲解员说那是电影里唱《牧羊曲》的地方,天啊,这是“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野果香 山花俏……”?好吧,确实是高于生活。
【壁立千仞书册崖】
做攻略的时候看到:来少林寺不去书册崖等于白来少林寺。于是给孩子们买了缆车的票去看书册崖。在缆车上看到一个小小的瀑布,我说:“你们看,悬泉瀑布,飞漱期间。”孩子们忙拿着手机拍照。听见脚下树林里传来蝉鸣的声音,我说:“你们听,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孩子们无语地看着我,好像在说:继续你的表演。儿子说:“你开心就好。”哈哈,想现场教学有点难。
下了缆车,走了不到两百米,看见一个介绍书册崖的牌子,说大约18亿年前,嵩山发生了造山运动,形成了书册崖。山脚下的宣传栏说它形成于24亿年前,我也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知道它很古老就是了。穿过一条林荫小道,走过一个回廊,感觉微风吹来,把刚才的燥热吹走了。远处是连绵不断的高山,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是狭小的栈道,栈道下是万丈深渊。突然前面有人说:“哇!好美啊。”我们紧跟上去,看见眼前的山像打开的一本书册,难怪叫书册崖。每一页书又像一把把利剑刺向天空,真是太壮观了。我给孩子们拍了单人照,他们就继续往前走了。我一边心惊胆战地走着,一边东张西望。那书册上不但长了很多野草和小树,竟然还有橘色的野百合,在风中凌乱,那花瓣偶尔随风翩翩起舞,偶尔肃然伫立着,像深思的哲人。看见我那么卖力地为它拍照,也不肯低头看一眼我,给我一个笑脸。孤芳自赏说的是你吧,可爱的野百合。转了一个弯,回头看见刚走过的栈道依然很多人,可是人于书册崖面前渺小得可怜。爱人打电话说前面的景更美,真的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高山仰止嵩阳书院】
苍松古柏入史册,
高山景行喻圣人。
唐碑精巧传千古,
书院清幽隐红尘。
韦老师看见我在洛阳游玩,就发信息给我:“去看看少林嵩山书院,也是很有意义的哈!作为学子,中国最著名的两大书院都应该去看看:一是岳麓书院,一是嵩山书院。两书院都是书香最浓郁的书院。”我说:“好的,一定去。”岳麓书院我去过了,下次再带孩子们去。嵩阳书院离少林寺那么近,当然不能错过,那是古代的清华北大,那是范仲淹、司马光曾经讲学的地方,那是程门立雪的地方,那是程朱理学发扬光大的地方……
大唐碑是嵩阳书院的景点之一,刚好遇到有导游讲解大唐碑的故事。她说:“看大唐碑主要看它的碑文和造型,它的碑文是用隶书写的,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它的造型也很独特……”
导游的声音有点小,听得吃力,我们干脆自己去参观。来书院参观的人不多,让人感觉很清幽。书院中有4500年历史的将军柏是最靓丽的风景。传说汉武帝来到嵩阳书院,看见一棵柏树高大挺拔,就封它为“大将军”。可是他往里走,看见另一棵柏树更加高大,可是已经封了前面那棵做大将军,君无戏言,不能改口了,只能封它为二将军。二将军气得分成两半。汉武帝继续往里走,看见还有一棵柏树比二将军高大,怎么办呢?只能封它为三将军啰,三将军直接给气死了。所以今天只能看到“大将军”和“二将军”。哈哈,故事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不过千年的柏树确实见证了嵩阳书院的历史。
准备离开嵩阳书院的时候,刚好遇到有研学团队来开展活动,孩子们穿着古代的服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孔子像前读《论语》、读《少年中国说》,向孔子像行大礼,瞬间让人有穿越千年的错觉。
嵩阳书院大门柱联是乾隆皇帝题的:“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廛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嵩阳书院的大门古朴别致,并不宏伟。但是它的精神“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它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它是中岳嵩山的灵魂所在。
【作者简介】龚静娟,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