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美食才是最完美的结合,当然是农业和渔业的结合,比如说中国在餐桌上下功夫的鲟龙、酸汤、清蒸鱼也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的海鲜主要以海鱼为主,淡水鱼几乎没有人吃,甚至在美国中部的雷诺地区,将鲱鱼换成河流中的鲇鱼,都是非常反常的事了,这让人十分好奇。
欧美国家对江河中游动的小家伙们是怎么想的,是因为不会做呢?
烹饪条件限制呢?
还是他们的江河有问题?
消消气来看看欧美国家自己的河流,就能明白了!
随着历史上工业革命的到来,我们逐渐开始开发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也带动了混乱的生活节奏和人们逐渐高涨的物欲。
不再是小日子过的好就行,大日子也要一步步扩张,就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工业革命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厂与污染。
这手续很重要,因为在我国早期发展的时候,工人们以为只要把污染物排进江河里面就能解决问题,于是混乱的江河就成了最好的吸引垃圾的地方。
这让清澈见底的江河逐渐变成了黑色的下水道,最可惜的还是在水中生存的生物们,纷纷离开河流或者被污染物活活毒死。
而在欧美国家也是一样,工业革命首先是英国,然后是其他国家,这个时候的江河已经污染的不成样子。
平时我们都要尽量避免去污染的水域钓鱼的,在欧美国家,能钓到鱼根本不敢吃才正确!
因此即使不吃淡水鱼,欧美国家也不会去钓河里的鱼。
那现在江河污染严重,减排低碳都是国家在努力的,人民们再不吃淡水鱼,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污染的江河不治理?
不,他们不吃淡水鱼是因为有了在海边的选择!
正因为欧美国家的沿海地带会有人养殖海鱼且世界上大部分的美味海鲜都在海里,因此欧美是海鱼的世界。
由于海鱼没有河鱼那么多的小刺,容易清理,也没有淡水鱼的土腥味,因此欧美国家的人们逐渐开始爱上海鱼。
海鱼可以说是中国鱼做法的最精简版了,海鱼本来就因为受海水盐腥味的影响,味道偏咸,因此无需再跑到海边给海鱼调味。
在肉质基本没有刺的情况下,我们中国人一般在吃海鱼的时候会选择清蒸、炖汤、红烧三种做法,只加蒸汽,汤底是清水,或者加酱油老抽,盐花等调味品。
欧美人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简单的做法,我们中国人吃海鱼只能说吃个味儿,但是欧美人吃海鱼可是吃肉的!
他们会将自己喜欢的肉切成块放在平底锅里放油煎一煎,吃个外焦里嫩,或者磨下面包屑再烙一些油炸,吃个外焦里嫩里油香酥。
这边煎炸的同时,他们还会将一些自己爱吃的蔬菜切成丁一锅放进去炒熟,不仅仅会在家自己做,在外面餐厅点菜的时候也经常一配就是海鲜蔬菜拼盘。
更有甚者,在海岸边的欧美国家中,许多村民们都会将自己的渔货打理成酱油腌制的酸菜,这可比我们中国人爱吃的泡菜更加酸咸,保存的时间更长。
既然海鱼这边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人们来说是这样吃的,那么淡水鱼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呢?
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吃淡水鱼最看重的就是因为在中国,江河是干净的,清澈见底,在中国,淡水鱼和海鱼本来就没什么差别!
不,他们这样想是错的!
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吃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学会了我们中国人的做法之后,欧美人对淡水鱼的想法又发生了什么呢?
好奇这件事不单单是欧美人自己,甚至我们中国人也很好奇,江河中的鱼也没见他们自己这么受欢迎,那就试试吧!
在2000年年初,美国的一个组织就在当地的河流里放了许多中国的亚洲鲤鱼。
中国人都知道,亚洲鲤鱼本来在我国的水域中已经没什么地位了,但是在美国,亚洲鲤鱼因为数量太多,不知不觉就成了人们的网络红鱼了!
甚至在芝加哥还举办过“鲤鱼开吃大会”,人们纷纷想尝试一下这种网络红鱼的究竟好不好吃。
全场在欢呼声中开幕,烧烤架上的亚洲鲤鱼纷纷翻身,打开后扑鼻而来的烤肉味和香葱味,像是江河中清澈水一样让人们直饿直叫。
然而,等到大家动手切鱼的时候,却全都一脸懵逼——这个鱼怎么没刺?
我们中国人吃淡水鱼的时候,鱼刺少,鲤鱼刺多,但是欧美人吃淡水鱼的时候,鱼刺多还是鲤鱼刺多?
不,甚至没有丝毫的鱼刺,这根本不符合中国人吃淡水鱼的习惯!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淡水鱼是带刺的,一般只有清蒸、红烧、酸汤等不容易拆骨的做法才能将鱼肉的鲜味保留住,这样的菜不让再砂锅里蒸个十几二十分钟都不会熟也不奇怪,但是欧美人吃淡水鱼的时候,能出锅就行。
在这场盛会上,人们自然而然就开始说自己最拿手的亚洲鲤鱼菜,然而不同于中国人的是,欧美人们最拿手的菜式都是煮!
在中国,煮鱼这个手法听到的时候是大家都很不解的,为什么知道自己为啥不吃淡水鱼吗?
因为中国人认为自己吃淡水鱼的方式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不要煮!
相反,在欧美国家,煮鱼不仅不奇怪,其实甚至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因为欧美人们在自家后院加的池塘里养的鱼本来就不是鲤鱼,而是一些外形好看、性情温和的观赏鱼,因此自家吃鱼时,煮是最方便又好看的方式。
自从开始养鱼后,煮就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所以在法国大赛上出现的淡水鱼都能吸引这么多人尝鲜也不奇怪。
但是煮是个好手法,一锅水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然而在中国的加热条件下,煮鱼的时间是不好把控的。
最好的方法是时间尽量长,最好能将另一半热熟,等到另一锅煮熟后再加热就能让水温再升上去,但是中国人对淡水鱼的其他做法来说,煮成功的条件太多了。
不知道配合着煮能不能把鲜味保留住,总之中国人自己煮是不会煮的,因此在中国人眼中,自然就没什么好感了。
但是在欧美国家,自己养场鱼完全不奇怪,如果煮好吃,自己养两条来吃就好了!
然而在江河污染的情况下,养鱼倒是简单,但是养出能吃个鱼刺全无的淡水鱼就难了。
即使在知名的养鲤场中,鲤鱼也不另外奇特的挑选,甚至在他们来看,鲤鱼的数量就是个问题,至于有什么样的鱼就有什么样的养法!
因此,对欧美人来说,淡水鱼的养殖难度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如果他们能和中国人换换经验,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但是除了养出来的问题外,吃出来后,欧美人们还有别的问题,那就是处理。
亚洲鲤鱼在中国是个好事,但是在美洲的江河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太多,甚至已经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因此为了能将这些亚洲鲤鱼吃掉,甚至还有专门的组织负责将亚洲鲤鱼做成宠物食物或者肥料!
但是在欧美人们看来,淡水鱼的做法太复杂了,不仅要挑刺,还要将鱼切块清洗,然后精细操作才能食用。
然而,我们中国人的淡水鱼却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们来看,淡水鱼的菜谱和海鱼一样丰富,因此我们不仅能做出美味的淡水鱼,肉质鲜美!
从历史和条件上来讲,欧美人对淡水鱼的偏见不奇怪,相反,欧美人能尝试一下中国人的淡水鱼食谱,可能会改变整个局面呢!
而且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欧美人开始尝试淡水鱼的可持续修改后,淡水鱼的市场会迎来新机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