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余秋雨眼中尴尬的上海人:自带优越感,上海人自己却也不是完美的
创始人
2024-08-18 18:02:24
0

在余秋雨先生眼中,上海是一个拥有多种色彩和冲击的城市,上海人则是中国族群中一个特殊的群落。

之所以会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上海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既不像北京这种拥有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不像江浙一带自古以来就有的繁荣的经济的积淀,上海处于一个没有多少历史古迹,也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经济历史的尴尬的位置。

另一方面上海人在这样生长环境十分复杂的城市中,也形成了他们自己心照不宣的生活规范和秩序,生活在这里的人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他们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率先接受了西洋文化的新潮。

故而上海人总是有着一种傲气,是认真的看不上外地人的骄傲,但本质上他们并不比外地人优越多少。

总归在上海,外地人总是与上海人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格格不入的,因而很容易就被辨认出来。

一、余秋雨先生眼中尴尬的上海人

1.瞧不上外地人,上海人却也不是完美的

上海人是尴尬的,就连从来没有去过上海的人,提起上海总是双眼发亮,那些存在于图片、视频和各种纪录片中的华丽的风景让人欣羡不已。

而说到上海人眼中的光亮一下就被吞灭了,在外人眼中的上海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上海大都市的形象,他们穷讲究、斤斤计较、精明,最主要的是看不起外地人,对于不是上海人的外来人,多多少少都带点歧视。

这种歧视既有上海人自带的优越感,觉得除了上海人再没有人能够理解上海文明,也有对外地人的看不上,自然也是在与上海人的对比中得出的。

在上海人看来,他们拥有的文明是一种精神上的先驱,就是这种文明给了上海人充足的底气,也是他们所有傲气的本源。

而尴尬之处并不在于上海人这种傲气和对外地人的看不起,而是他们抱着这样的态度,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他们眼中的"外地人"。

2.上海文明孕育出的有点怪异的上海人

上海文明也是尴尬的,余秋雨先生口中的上海文明是在复杂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矛盾体,既有传统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同时作为一个面朝海洋的中国与外国交流的入口。

在上海文明形成之初,古代中国也开始了外来文化的传入阶段,所以上海人对于外国人已经十分熟悉,甚至他们都已经找到了相互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的稳定的状态。

上海人的另一个尴尬之处是由这种有点怪异的文明孕育而成的,上海人的精神世界似乎已经达到了近乎哲学的状态,然而他们每天的生活仍旧是一种市井百姓的状态。

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冲击让上海人感受到迷茫,应该改变还是遵守上海人内心原本的规范,都是一种矛盾而又尴尬的状态。

余秋雨先生也在文中对此进行了说明,"每天清晨,上海人还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还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不断吵架,回到家静静心,教训孩子把英文学好"。

二:海上华亭:上海文明从这里开始

明朝时期弘治年间的《上海县志》中对上海这个县做了说明:上海县旧名华亭,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也。早期的华亭人也是上海人,但余秋雨先生认为上海文明的开启是从明朝进士徐光启开始的,是一个开通、好学、机灵、随和,在封建帝制的传统时代能够灵活的穿梭于中西方文化和群体之间,的确称得上精明二字。

而徐光启虽然精明,但他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人,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并不太考虑,他死后皇帝为其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被运回他的家乡上海,而徐光启的后代时代汇聚在这里生活,因而才有了现在的徐家汇。

上海人的傲气并不是无处排解的,徐光启的后代中也有名人传承了文化,他的子孙中有一个叫倪桂珍的,是近代名声响彻全世界的宋家三姐妹的母亲。

甚至上海人在收音机里听到宋庆龄话中带有上海方言的语气,还表示十分惊诧,伟人居然是上海人。

三、上海文明是一个强大的悖论

外地人对上海人的不满和向往似乎是同时并存的,既欣赏上海人拥有的灵活精明的优点,又讨厌他们世俗、小家子气、崇洋媚外的缺点。

而上海人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本质上是与培育他们的上海文明分不开的,上海文明本身就是在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环境中生长和形成起来的。上海文明并不体现为一个规定死了的群体,而是呈现为一种无形的心里秩序,吸纳和放逐者来来往往的过往人丁"余秋雨先生如是说。

因而有的人可能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在这里生活着就会慢慢地与这种精神文明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契合,上海文明是有魅力的。

与此同时也充满了许多历史限制带来的扭曲和制约,使得他们在现代人的角度看起来十分怪异。

四、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

上海人或许也想要扭正这种奇怪尴尬的文明,他们一方面听着外界嘈杂的评价希望改变自己,洗涤自己,成为新时代理想的现代城市人。

另一方面又无法彻底舍弃他们从出生时起带着的骨子里的傲气,因而这两种思想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就使得上海人在整个民族中处于一种更加尴尬的地位。

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的民族无法舍弃上海文明,"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上海人随着上海文明和外界动态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变化和改进,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时段内上海人或者上海文明和鄙陋就将其抛弃,这是我们全民族的精髓,缺一不可。

文/文史旺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哈尔滨市道里区以红为魂、以秋为... 一江秋波映彩韵,满城风华待君来。9月15日,在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秋来冰城 邂逅山河”——哈尔...
运城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逊调研... 扬优势 提品质 创特色 全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 9月16日,运城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逊深入关...
吕梁西岩村:文旅融合绘新卷 乡... 图为汾阳市峪道河镇西岩村的村内景色。 立秋时节,驱车驶入汾阳市峪道河镇西岩村,无垠的玉米地一眼望不...
国庆西北七天六晚双人旅游攻略:... 《西北七日行:邂逅天地间的诗意与壮美》 2025年初秋,我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西北之旅。这片土地承载...
“京西福地门头沟”区域品牌发布...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 庞婷)9月16日,京西福地门头沟区域品牌发布会在北京金隅琉璃文化创意...
西北逛吃攻略七天六晚:国庆景点... 《2025西北大环线:1500元邂逅天地大美》 西北,是造物主以最豪迈的笔触在中华大地上挥洒的瑰丽画...
亲测口碑:北京高端定制游TOP... 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5年的资深旅行玩家,这些年我几乎体验过市面上所有类型的定制游服务。从最初跟着旅...
国庆七天六晚西北家庭游攻略:行... 《西北七日行纪:2025年与天地对话的旅程》 当飞机降落在西宁曹家堡机场,一股混合着黄土与青草气息的...
排行榜之外,白酒市场正在出现新... 一提到白酒,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排行榜”。哪一款排在前十,哪一个是“名酒”,这些似乎成了讨论白酒绕不...
原创 烤... 在美食的江湖里,烤牛排绝对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侠”。那鲜嫩多汁的口感、浓郁醇厚的肉香,每一口都让人欲...
武汉甲康医院科普桥本甲状腺炎饮... 桥本甲状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在病程中常伴随甲亢或甲减的症状波动 —— 有时会...
广东妈妈的秋燥下火方!一碗下肚... 今天是詹姆士的厨房陪伴你的第3497天 谢谢你的点阅与分享 今天的汤煲简单得像在划水,但,无比适合...
香煎蒸鱿鱼:外酥里嫩的海鲜快手... 香煎蒸鱿鱼 提到鱿鱼的吃法,多数人会想到爆炒或烧烤,却少有人尝试 “先蒸后煎” 的做法。香煎蒸鱿鱼,...
芝麻南瓜饼自己做超简单,外脆里... 自己做的芝麻南瓜饼居然比外面买的还糯还香!金黄的饼身裹满白芝麻,煎得外沿微微焦脆,咬开里面软乎乎、糯...
辣椒炒肉:手残党也能炒出灵魂锅... "滋啦——"当青红辣椒撞上油光发亮的五花肉,厨房瞬间被香辣气息点燃。这道让湖南人拍着胸脯说"三天不吃...
在家煮酸菜鱼,3步搞定酸辣鲜爽... 谁能拒绝一口酸香开胃的酸菜鱼啊!滑嫩的鱼片裹着鲜到跺脚的鱼汤,配上吸满汤汁的酸菜,连汤带肉炫一碗,浑...
多汗症上午的理想一餐:小米山药... 对于多汗症人群而言,上午的饮食既要及时补充夜间代谢与清晨活动流失的水分、电解质,又需避免刺激汗腺分泌...
2025年山西乡宁县首届空心月... 9月16日上午,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首届空心月饼大赛在乡宁县昌宁镇大石头村盛大启幕。开幕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