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呆了!“90后”传承非遗美食 “灯盏糕” 守正创新“温州味”
创始人
2024-08-17 16:42:08
0

一提起温州美食,很多温州人会想到儿时的味道——灯盏糕。

“大王灯盏糕”作为一家有30多年历史的温州特色小吃店,如今迎来了第四代传承人陈郑墨。

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陈郑墨称自己为“大王的儿子”,听上去有些幽默的名字,其实隐含着他创新非遗美食,帮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的决心。 

辞掉“铁饭碗” 继承“老字号”

灯盏糕,不仅仅是一种美味小吃,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温州人共同的情感记忆。从五马街到涨桥头,再到现在的解放街,大王灯盏糕的店址虽几经变迁,但它的“传统”味道却始终如一。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代传承人陈志杰继承家传手艺后,于1997年在解放街开了“大王灯盏糕”,与妻子共同经营至今,如今夫妻俩年岁渐高、经营店铺的重担日渐加重之际,面临非遗手艺无人传承的难题。

这时,陈郑墨,这位90后的年轻小伙站了出来,作为“大王灯盏糕”第三代传承人的独生子,经过慎重思考,他从稳定的国企岗位离职,从父母手中接下了传承制作灯盏糕技艺的接力棒。

“家族手艺不能没有人继承,国企的工作本就是暂时的,我迟早要接过这个重担。”辞去许多人眼中的“铁饭碗”,陈郑墨并不觉得可惜,相反,对于能传承这门手艺他感到十分自豪。其父母对他回家继承传统手艺的做法也感到十分欣慰。

成为“大王灯盏糕”的第四代传承人后,陈郑墨便全心投入“大王灯盏糕”的经营之中。2023年年末,他正式当起了灯盏糕制作的学徒。“做不好自己吃掉”“这几个你吃了”,这两句话是陈郑墨在当学徒期间最常从父母口中听到的。“从前我以为自己会很快上手灯盏糕的制作,毕竟我从小耳濡目染,没想到刚接手那会儿就‘翻车’了好多次。”陈郑墨表示,虽然做灯盏糕比起坐办公室要更辛苦,但自己很享受目前充满挑战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在传承灯盏糕这项非遗手艺的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陈郑墨在制作灯盏糕 王翼翔/摄

打造“新菜品”研发“新风味”

“大王灯盏糕”已传承至第四代,其制作手法是一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但现在灯盏糕的口味却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改良过后形成的。

大王灯盏糕的制作工艺流程严谨而复杂,每一步都体现了匠人精神。每天早上7点,陈郑墨便要跟随父母开始一天的忙碌,泡米打浆、萝卜削皮、调配馅料、起锅烧油……“我们的灯盏糕,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从选材到制作,每一环都需要严格把控。”他指着刚出油锅的灯盏糕告诉记者:“浓香扑鼻的气味、金黄诱人的颜色会令人食欲顿生。稍有不慎,成品的卖相与味道都会大打折扣。”

以下视频来源于

青春鹿城

大王灯盏糕的经典口味深受社区居民喜爱,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陈郑墨与其父亲也在探索如何让灯盏糕适应年轻人的口味。

早年,第三代传承人陈志杰就在店内推出了鲜贝虾仁和鲍鱼风味,受到不少居民的喜爱。陈郑墨说道:“像这种特别风味的灯盏糕,往往是当地人请自己外来朋友吃的美食。”陈郑墨还透露道,更多大胆创新的口味也在不断地研发当中。“新口味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对食材的不断探索和对传统味道的创新尝试。”这些新口味不仅丰富了灯盏糕的风味,也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注意。

“大王灯盏糕”的坚持与创新,不仅让口味得到改良,使之更加贴合现代人的口味,更是将这份地道的“温州味”焕发新生。对此,陈郑墨表示,“我想让更多人知道灯盏糕这一名小吃,让更多的人都能吃到这个味道,记住这个味道。”

陈郑墨在售卖灯盏糕 王翼翔/摄

借助“新平台”成为“新地标”

今年25岁的陈郑墨,五官轮廓分明,帅气中带有几分不羁,充满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朝气,站在店里就是一块“活招牌”。他于2024年3月开始在抖音账号“大王的儿子”发布有关灯盏糕的一系列视频,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关注和点赞。

在抖音号里,他记录和分享了与灯盏糕的点点滴滴,比如灯盏糕的整个制作过程、顾客排队购买的场景……目前账号总计发布9条有关灯盏糕的短视频,累计点赞收藏量7000+,并让传统的灯盏糕在年轻人的社交圈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店在哪?我要去!”“谁懂我现在有多想吃灯盏糕!”甚至还有网友在账号评论区热情喊话“啊墨,给我整个鲍鱼馅儿的”“一小时内送五个灯盏糕过来,谢谢!”

许多年轻人因为这个账号认识了“大王灯盏糕”的品牌,较好的新媒体流量吸引来了不少前来打卡的网友、探店博主、美食爱好者,更有媒体前来采访非遗传承故事。这家坚守“老味道”的美食小吃店,不仅唤起社区居民的童年回忆,更是逐渐成为社区中的网红地标。

作为陪伴无数温州人成长的老字号,“大王灯盏糕”每天迎接着八方来客,“顾客中有不少是从小吃我们家灯盏糕长大的,更有不少老顾客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品尝童年的味道。”陈郑墨提到。每天,“大王灯盏糕”的柜台前常常会排起长龙,前来的顾客有来买点心的祖孙三代,有慕名而来的外地旅客,有批量采购的上海餐馆……“比巴掌还大的热乎乎的灯盏糕,谁能不爱呢!”社区居民这样称赞道。

社区居民对于传统美食的支持和热爱,让陈郑墨感到无比自豪。“看到大家这么喜欢我们的灯盏糕,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如今的陈郑墨虽还在学习传承的路上,但对于店铺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规划。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大王灯盏糕’能够受到更多的人喜爱,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的美食名片!”

来源|温度新闻

编辑|小雨

责编 | 云天鹰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霍尔流量计在啤酒机的应用 在啤酒机的应用中,精确的流量控制对保证饮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霍尔流量计,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流...
原创 滋... 口蘑香菇鸡肉粥 材料:口蘑、鲜香菇、鸡肉馅各50克,大米100克。 调料:植物油、葱末、料酒、盐、...
10元“盲盒晚餐”,夜归人专属... 昨天18:50,广灵四路上的凉城新村街道社区长者食堂内,顾客排起长队,等待购买一种特殊的“盲盒”。从...
原创 不... 在城市的喧嚣中,烧烤摊总是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无数食客的目光。然而,街头烧烤往往伴随着油烟和不卫...
花厨 | 超适合过节的餐厅!氛... 周五和小姐妹约着去花厨聚餐,一进店,我俩直接被美哭!不愧是上海有名的“漂亮饭”打卡地,满餐厅娇艳欲滴...
升糖最快的主食被揪出,是白米饭... “医生,我平时最爱吃的就是糯米饭团,听说对血糖不好,是不是真的?” 一位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患者在复查...
原创 万... 餐饮行业的透明度之争:麻六记与西贝的后厨直播风波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文...
袁老板流浪,到达秦皇岛山海关,... 袁老板流浪,到达秦皇岛山海关,海边搭帐篷露营,美滋滋!
月饼馅儿再出新花样,超8成相关... 据央视网,中秋节临近,各地月饼生产、制作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些月饼生产工坊将老手艺与新...
旅游售票系统优化技巧,让销售与... 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景区票务管理的方式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窗口售票。游客的消费习惯变化、线上渠道的多...
选对旅行社至关重要!北京信誉好... 宝子们,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故宫的红墙黄瓦、长城的雄伟壮观、...
麻城孝感乡文化园参加2025中...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夏晨)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原创 法... 旅游本来就是一场观察的旅程。 观察得到的印象(感受),有可能直接,也有可能来自与别的比较。 我这篇塞...
背街石巷照斜阳!青岩古镇:定广... 青岩古镇,坐落于贵阳市花溪区,是一座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明清军事要塞演化而来的山地古镇,素有贵阳“南大...
千人共赴永春牛姆林!永春旅发组... 9月13日,由永春旅发旅游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的“探幽牛姆林·寻味非遗韵”千人游活动热力开启。来自厦门、...
“绝望”35分钟!女子马尔代夫... “求救用的象拔浮漂一直在漏气,教练明显也慌了。我感觉三个人都会死在那,但还要假装淡定安抚我朋友,让她...
《去湘当有味的地方》七道禽味争... 由湖南银行冠名,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出品,王琴工作室匠心打造的美食文旅探访节目《去“湘”当有味的地...
文明餐桌进社区 助推文明用餐新... 为深入推广“光盘行动”与“公筷公勺”的文明用餐理念,挖掘社区美食文化内涵,增进邻里情谊,9月14日,...
广东特产遭“全网吐槽”?西樵大... “西樵大饼咬着像嚼干纸片,咽下去得配半杯水!”“云片糕放两天就硬得硌牙,这口感实在难接受!”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