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我是小粤迷——第三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结营仪式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成功举办。该活动还通过直播,与72.6万网友一起分享夏令营的喜人成果。
近年来,由广东粤剧院和广州市船说少儿文化基金会共同打造的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充分发挥了粤剧等非遗的时代价值,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学体系,不断探索研学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让孩子们真正“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申遗”十五周年,粤剧传承生生不息
第三届粤剧夏令营以“非遗+”为主题,融入“环保、生态、智能”元素,持续开设以粤剧、南拳为主的粤剧课程和书法、写作、面谱、茶艺等非遗课程,开展粤剧路演、名家探营和企业研学等特色活动,不断丰富青少年们的艺术文化体验、增强其文化自信,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9天的时间里,小营员们和粤剧名家、专业老师们面对面交流,学习粤剧唱腔、练习戏曲身段,带着粤剧快闪节目《天下一心》《蔡李佛拳》走过了五羊雕像、镇海楼、北京路等广州城市地标,为往来游客展现了‘小粤迷’的风采,展示了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到了团队互助与合作的重要性,知行结合,收获成长。”曾燕华在致辞中寄语小营员,“第三届粤剧夏令营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了,但属于你们的大舞台才刚刚开始。希望你们以本次夏令营为契机,继续保持着对粤剧的热爱,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唱响自己的人生大戏!”
“感谢所有积极参与、努力进取的小营员,你们在夏令营中所展现出的智慧、才能和团队精神,让我们每一位在场的人都为之骄傲。”关茵妮为小营员们点赞,她表示,未来广州市船说少儿文化基金会将继续和广东粤剧院携手如期举办广东省青少年粤剧夏令营,丰富青少年的艺术文化体验、增强文化自信,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我们将继续以全公益,站在培育粤剧新苗的新高度上,弘扬粤剧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以美育人,涵养美好心灵,培育时代新人。”
本届夏令营不仅报名人数超越了前两届,而且报名学员的地域也较前两届更广,除了广东本地学生,还吸引了港、澳、桂等地在穗学生,“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粤剧,学习粤剧,作粤剧的小小传承人。”谭臻表示,“寓教于乐,激发小营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成为未来非遗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我觉得这是一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事。”
营长冯维纲在总结发言中,分享了小营员们在夏令营活动中的成长故事,衷心为小营员们的学有所成感到自豪。“粤剧夏令营就像一台戏,要唱好这台戏并不简单,但这群聪明好学、活泼可爱的小营员们唱出了自己的风格,给第三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我们也在今日,骄傲地将生活更加自立、文化更加自信、体魄更加强壮的小营员们交还给家长!”
“非遗+”解锁暑假,小营员满载而归
9天粤剧夏令营的历练,40名小营员得到了不一样的成长与蜕变。
“寓教于乐、寓学于游,丰富有趣的夏令营活动,让小营员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岭南文化的精髓、真善美的美德熏陶。”国家一级演员、优秀教师代表莫伟英说,“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粤剧知识和表演技巧,培养了兴趣爱好,拓展了视野,建立了友谊,还有了一种从‘自我’到‘大我’,‘独爱’到‘大爱’的转变,他们学会了自立,也学会了谦让,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和满足让我们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汇报展演中,三届粤剧夏令营的小营员代表们同台施展才艺,呈献了《拦马》《三戏周瑜》《悲歌满江红》《取金刀》《钟馗》《风雪山神庙》《游园惊梦》《绣红旗》等粤剧折子戏,有文有武,精彩纷呈。
第三届小营员们的群体节目《蔡李佛拳》和《天下一心》,前者以粤剧艺术与南派武术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地展示岭南文化,后者以粤剧唱念为主,配合身段展示,让观众跨越千年时空与谯国夫人冼英展开一场古今的对话,讴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舞台上,小营员们精神抖擞,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一静一动节奏得当,又燃又飒的精彩演出,使得现场掌声阵阵、欢呼不已!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来源:广东粤剧院
下一篇:手把手教你做梅菜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