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1978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设立旅游处。这一年,新疆开始正式接待游客,当年只接待了88名外国游客,旅游收入仅6万美元。1979年3月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下设旅游宾馆、旅游车队两个事业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旅游局的设立,推动新疆旅游业从蹒跚起步到迅速成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旅游景区(点)开发、宾馆酒店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如火如荼展开。据统计,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同比增长21%,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旅游热度排名全国第二。
景区建设日新月异
“多年来,新疆旅游景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景区建设日新月异。”退休多年、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旅游局党组书记的池重庆谈起新疆旅游业发展时说。
据池重庆回忆,20世纪90年代末,新疆的旅游景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21世纪初,天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7年,新疆喀纳斯景区、天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共同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山天池是新疆开发最早的景区。1958年,天山天池简易公路建成通车。1982年,天山天池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6年,新疆首条柏油旅游公路通入天池景区湖边。2013年,新疆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综合事务服务中心干部李春龙在景区工作了38年,他见证了景区多年来的发展。他说,景区接待设施从无到有,从以前的门票站到现在的游客服务中心,售检票系统及相关设备都有了很大改进。如今,游客在线上就能购票,现场刷身份证即可验票。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是新疆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999年以前,景区没有规划,处于肆意开发状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后来派出专业人员投资建设那拉提景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那拉提景区推出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自驾+骑行”等产品,旅游热度不断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也逐渐从“半日游”延长为深度体验游。
截至2024年底,新疆已开发上千家旅游景区(点),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774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8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0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0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5个。
旅游住宿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新疆只有为数不多的宾馆且实行定点接待。后来到新疆的游客逐渐增多,但当时的接待能力有限,严重限制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新疆于20世纪80年代加快宾馆建设。1985年底,新疆建成4家宾馆,包括华侨宾馆新楼、喀什宾馆、石河子宾馆、吐鲁番宾馆,新增床位1108张。
新疆疆畔丽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凌云在新疆从事酒店行业36年。他说,1990年新疆的宾馆数量在10家左右。20世纪90年代,新疆住宿业从宾馆迈向酒店建设,引进了当时世界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旅游住宿业呈现出多维度、多类型、多范围发展的特点,不仅有星级酒店,还有国际国内连锁酒店及主题酒店、旅游民宿、家庭宾馆等多种类型,如今这些酒店、民宿遍布城乡,成为新疆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基石。”章凌云说,伴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如今住宿选购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一部手机就能实现预订、办理入住等。
旅行社由数量向品质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旅行社这个词对广大群众来说是一个新鲜的词。而如今,新疆各地的旅行社已有上千家。
曾担任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的曹志新,于1982年进入原旅游局工作,6年前退休。据他回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乌鲁木齐成立分社,这是新疆第一家旅行社。”
随后,中国旅行社总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等也陆续在新疆成立分社。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海外国际旅行社等一批旅行社诞生。
从业38年,现任新疆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王茂怀说:“早期的旅行社是配额制接待,接待总社组团的团队在新疆旅游。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旅行社乌鲁木齐分社更名为新疆中国国际旅行社,成为新疆首家拥有出境资质的团社。”
“随着旅行社数量增加,竞争压力也在加大,必须打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推出专业的旅游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新疆驼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淑娟说,目前他们与房车机构合作,推出房车旅游产品,实现从克拉玛依出发游大美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不断推进文体旅融合,持续加快文旅项目招商及投资力度,在自驾房车、低空旅游、休闲度假、冰雪旅游等特色产品开发推广方面持续发力。下一步,新疆将瞄准旅游短板配齐相关设备设施,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发展,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推出更加完善的旅游产品,主打优质文旅服务,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让新疆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迈进。
2025年9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天山脚下文旅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