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师太来都得先交钱”!游客投诉峨眉山强行售卖观光车票,官方回应
创始人
2024-08-10 08:32:02
0

“峨眉掌门人灭绝师太要是从书里走出来,都得先交笔坐车钱!”

连日来

一则“峨眉山景区

最惹人讨厌的不是猴子

而是昂贵的景区观光车费”投诉信息

引发关注

该信息称峨眉山在景区大门到雷洞坪段实行交通管制,收取160元/人的门票费用后,还收取90元/人的全山段往返观光车费。

投诉者质疑峨眉山景区观光车票价偏高,通过交通半强制游客消费,认为门票不包含任何景区服务存在不合理,建议峨眉山落实《关于加强景区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8月7-8日,记者从峨眉山景区多个售票点、车站和景区旅游文化局获悉,非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景区零公里以下路段未设交通管制。峨眉山山脚、中山区零公里处和高山区雷洞坪处设有多个车站,按距离分别制定不同的车价。其中全山往返,从山脚的旅游客运中心或游客中心至雷洞坪,价格均为90元/人,往返全程100余公里,双向两车道,路窄、弯多、坡陡,海拔变化近2000米。

峨眉山旅游线路图。资料图

投诉一:实行交通管制再强行售卖观光车车票

回应:非客流高峰期,零公里以下路段未设交通管制

投诉信息是7月中旬,发布在四川一网络问政平台。截至8月,已有上万人阅读。

信息称,峨眉山景区实行交通管制,然后向游客强行售卖观光车车票,并追问景区此举“过分不过分?”

对此,峨眉山景区旅游文化局回应称:“非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峨眉山景区零公里以下路段未设交通管制,游客可以驾车前往零公里换乘景区观光车到达雷洞坪。”

非客流高峰期,零公里以下路段未设交通管制。杜卓滨 摄

8月7日,记者按照景区的回复,驱车从山脚的旅游客运中心,经游客中心,行驶28公里左右,抵达半山腰的零公里停车场,期间未遇见交通管制。直到零公里,景区管制交通,禁止游客驾车继续上山,游客需要在该停车场购买观光车票,换乘景区观光车,前往雷洞坪。据工作人员介绍,零公里至雷洞坪路程约23公里,往返价格为50元/人。

在零公里停车场,游客需要换乘景区观光车,才能继续上山。杜卓滨 摄

峨眉山景区旅游文化局介绍,零公里至雷洞坪路段为峨眉山景区自建公路,受地形条件限制,该路段为双向单车道,通行能力较差;加之弯道多、坡度大、冬季易形成冰雪道路等情况,对车辆性能及驾驶技术具有极高的要求。“为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通行能力,改善旅游环境,打造快捷、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除景区观光车和景区工作用车外,禁止社会车辆在该路段通行。”

同时记者注意到,除了乘车上山外,峨眉山景区还设置了步行道,游客可以根据游览规划,自行选择路线徒步登山。

投诉二:观光车车程并不算很远,其费用是否严重偏高?

回应:往返112公里,严格按照游览观光车票价标准执行

据投诉者介绍,他购买的是90元的全山段往返观光车票,从山脚乘车上山后,认为车程并不算很远,“时间才1小时多一点,其费用是否严重偏高?”

投诉者还称:“四川省发布的《关于加强景区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说明了,‘从严核定配套停车场到景区大门交通服务价格,有效遏制景区不合理外移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停车场,增加游客配套交通费用负担等行为’。”

记者注意到,《关于加强景区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年6月20日发布,其中除上述内容外,还提到“制定或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内交通运输服务价格,要坚持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维护消费者和景区经营管理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以及“对偏离成本、价格过高、群众反映较大的景区交通工具票价要予以重新核定,降低价格,不得通过景区交通工具谋取过高利润。”

峨眉山观光车价格公示牌。杜卓滨 摄

对此,峨眉山景区旅游文化局回应,峨眉山全程往返112公里,景区严格按照乐山市发改委《关于调整峨眉山景区游览观光车客运票价的批复》(乐发改物价〔2010〕790号)的游览观光车票价标准执行。

记者注意到,该道路沿山而建,海拔落差达到2000米左右,从山脚乘车前往雷洞坪单程耗时1.5小时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游客中心至零公里段为县道峨洪路,全长28公里。景区在该段路设有单程票,票价为20元/人。

峨眉山山脚的旅游客运中心。杜卓滨 摄

投诉三:18:00收车太早了,有故意留人在山上住宿的嫌疑

回应:此举是为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投诉者介绍,他是下午上的峨眉山,“等我们打卡完金顶,想顺便去别的寺庙的时候,已经五点过了,由于怕赶不上最后一班车,只能匆忙下山结束行程。”

投诉者称,他上山时间是在景区规定的最晚入园时间17:00前,而观光车收车时间是18:00。因此,他认为景区是故意将游客留在山上住酒店,“先让你爬到山顶,再及时收车,半强制让你花钱。”

对此,峨眉山景区旅游文化局回应,此举的目的是保证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称收车时间的规定是请示各级管理部门后作出的,“且景区观光车收、发班时间在各售票点、峨眉山管委会官网及各大平台均有发布。在旅游旺季或游客高峰期,我公司客运中心将根据客流量适当延长收班时间,确保游客乘车需求。”

据介绍,峨眉山景区海拔较高,夜晚山间雾大,加之树木遮蔽,能见度低,夜间行车危险性高。

8月7日,记者也于午后3点左右,在零公里停车场向多位酒店商家表达上金顶游玩的打算,多位酒店老板提醒记者,下午上山不能按时返回,需要在金顶留宿,价格较高。并告诉记者:“如果不看日出的话,可以在山下住宿,便宜点,早上再上去玩。”

投诉四:景区门票160元/人却不包含任何景区服务

回应:依照相关规定执行,不包含景区服务

该投诉信息还称:“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把大门修那么远,到雷洞坪只能坐观光车,多花钱不说,等车排队时间还耽误游玩的时间。”并质疑:“景区门票160/人的价格已经不算低,却不包含任何景区服务,类似观光车、索道、停车费等,合理不合理?”

对此,峨眉山景区旅游文化局称,景区严格按照川发改价格〔2018〕406号的门票价格执行,文件规定峨眉山景区门票价格为160元每人,且不得将门票与游览服务、保险等捆绑销售,不得价外加价或强制代收其他任何费用。“因此,峨眉山景区门票不包括景区服务。”

同时,针对投诉者称景区大门修得远一事,位于山脚的旅游客运中心和游客中心均告诉记者,他们那里可以无票通行。

峨眉山游客中心可以无票通行。杜卓滨 摄

“我们这里只是针对乘车游客检票,不乘车的游客可以自行上山。”旅游客运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徒步的游客一直走到中峰寺附近的中山区才会检票,自驾的游客可以驾车到零公里,才开始检票。”

记者注意到,中山区以下步行道上有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等景点。自驾游的游客,除了可以直接驾车前往零公里,换乘观光车到雷洞坪外,还可以直接将车辆开到清音阁外的五显岗停车场,前往清音阁等景点,也可以驾车前往万年停车场,前往万年寺等景点。

自驾游的游客直接将车辆开到清音阁外的五显岗停车场。杜卓滨 摄

自驾游的游客,驾车来到万年停车场,检票进入景点。杜卓滨 摄

来源丨封面新闻

编辑丨翟晓晨

责编丨郭启迪

审核丨刘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汉邮政展区在2025中国文旅... 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以“深化文...
2025大香格里拉环线·乡城白... 中新网甘孜9月13日电 (王鹏 袁牟知博)金秋九月,以田园白藏房闻名于世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
浙江安吉:昔日矿山“变身”瀑布... 9月13日,浙江安吉余村,瀑布咖啡馆吸引游客。瀑布咖啡馆由余村冷水洞矿坑遗址改造而来,2025年8月...
探秘中国古羌城——九寨沟行之四 2025年9月7日5点半手机叫醒,6点开始有早餐,7点离开酒店。 大巴车行驶10分钟就到了中国...
去张家界跟团和自由行哪个便宜?... 嘿,大家好!我是最近刚从张家界玩回来的旅行爱好者,这次旅行让我彻底搞懂了跟团和自由行的价格差异。说实...
带父母游山西,我终于找到了“不... 作为一个被“低价团”坑过两次的人,这次带父母游山西,我做了整整两周攻略,最后选了朋友推荐的山西春秋国...
咸宁亮相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 9月12日,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文旅产业博览会汇聚全...
紫牛热点|游客擅闯西藏未开发区...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西藏普兰县文旅局获悉,最近个别游客无视安全警示,经多次劝阻仍拒不配合,...
12款餐厅新菜品,做法一绝,味... 12款餐厅新菜品,做法一绝,味道一流,这样的好菜值得大家收藏。 蒜香蒸软骨 1.取一斤猪软骨剁成2...
仁怀的“白酒+X”绝了! 赤水河畔酒香浓,产业变革势正涌。作为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市在坚守千年酿造工艺的同时,以“延链补...
甘肃景区智能票务系统 旅游景区... 启点创新甘肃旅游景区智能化售检票系统介绍 一、系统核心功能 全渠道购票: 支持景区官网、微...
许三多?王宝强?江小白?金六福... 随着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核心消费人群,消费升级愈演愈烈,理性消费也成为了时代新趋势。就连一直...
晋祠之外最推荐的神秘之地,葡萄... 夏秋交替,不只有“贴秋膘”还要“涨知识”“轻养生”,白天找个人少的小众景点逛一逛,午后,来点应季水果...
10道凉拌面筋,口味各异,好吃... 10道凉拌面筋,口味各异,好吃入味,做法简单,大家可以收藏了。 麻酱面筋,麻酱味浓,咸鲜微甜,面筋...
国际航班票价大跳水 飞往曼谷航... 眼下的9月,正值暑运高峰刚刚结束、国庆假期尚未到来之际,因此成为了出行机票的“价格洼地”。 9月12...
一碗云吞面的治愈魔法:从零开始... 清晨的厨房飘着小麦香,案板上散落着面粉,锅里咕嘟着骨头汤——这大概就是最接地气的幸福场景。云吞面这道...
传统年馍玩转“72变”!舌尖上... 央视网消息:都说山西是“碳水大省”,山西不仅有刀削面、剔尖等种类繁多的面条,就连日常吃的馍馍,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