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讲安全】野外游玩别拿生命冒险!这份安全提示请查收→
创始人
2024-08-09 21:01:15
0

小编说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外出旅行游玩。然而,近距离观潮被卷入、河道附近游玩被冲走、到“野生景点”打卡却遇险等危险事件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野外游玩别拿生命冒险!一起来看这份安全提示——

六大提示需牢记

提示一:警惕食物中毒

1.出游时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2.野餐时尽量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

3.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提示二:小心蚊虫叮咬

1.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尽量穿长袖衣物。

2.可在皮肤或衣物表面喷洒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避剂。

3.被咬后切忌乱抓乱挠,可用冰块冷敷或轻轻拍打被咬处,再涂上清凉油等外用药。

提示三:户外出游防中暑

1.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2.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需做好防晒、降温措施。

3.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需尽快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淡盐水、人工散热,严重时及时就医。

提示四:出游防溺水防台风

1.暑假河流、湖泊正值丰水期,不可在野水域下水。

2.遇暴雨、强对流天气时,不参与漂流、游湖等水上项目。

3.台风来临时不到海边游泳、钓鱼、观潮等。

提示五:草原游防雷电

1.空旷区域遭遇雷电天气,需尽量找低洼地带避雷。

2.采取正确避雷姿势,蹲下身体、双脚并拢,不要躺在地面上。

3.不使用手机,不在空旷地带打伞,不在大树下躲避。

提示六:山区游防山洪地质灾害

1.不前往未开发区域游玩,不在山谷、沟底、浅滩扎营。

2.如被山洪围困,保持冷静,尽量抓住能固定身体的东西或大型漂浮物。

3.留意灾害前兆,河沟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深谷或沟内有轰鸣声,应尽快撤离。

七大真相要知道

关于野外游玩,下面这些想法你有过吗?你知道背后隐藏的真相吗?

来源:综合整理自央视网、应急管理部等

制作:平凉市教育信息中心

审核:王 欣

编辑:张文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汉邮政展区在2025中国文旅... 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以“深化文...
2025大香格里拉环线·乡城白... 中新网甘孜9月13日电 (王鹏 袁牟知博)金秋九月,以田园白藏房闻名于世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
浙江安吉:昔日矿山“变身”瀑布... 9月13日,浙江安吉余村,瀑布咖啡馆吸引游客。瀑布咖啡馆由余村冷水洞矿坑遗址改造而来,2025年8月...
探秘中国古羌城——九寨沟行之四 2025年9月7日5点半手机叫醒,6点开始有早餐,7点离开酒店。 大巴车行驶10分钟就到了中国...
去张家界跟团和自由行哪个便宜?... 嘿,大家好!我是最近刚从张家界玩回来的旅行爱好者,这次旅行让我彻底搞懂了跟团和自由行的价格差异。说实...
带父母游山西,我终于找到了“不... 作为一个被“低价团”坑过两次的人,这次带父母游山西,我做了整整两周攻略,最后选了朋友推荐的山西春秋国...
咸宁亮相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 9月12日,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此次文旅产业博览会汇聚全...
紫牛热点|游客擅闯西藏未开发区...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西藏普兰县文旅局获悉,最近个别游客无视安全警示,经多次劝阻仍拒不配合,...
12款餐厅新菜品,做法一绝,味... 12款餐厅新菜品,做法一绝,味道一流,这样的好菜值得大家收藏。 蒜香蒸软骨 1.取一斤猪软骨剁成2...
仁怀的“白酒+X”绝了! 赤水河畔酒香浓,产业变革势正涌。作为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市在坚守千年酿造工艺的同时,以“延链补...
甘肃景区智能票务系统 旅游景区... 启点创新甘肃旅游景区智能化售检票系统介绍 一、系统核心功能 全渠道购票: 支持景区官网、微...
许三多?王宝强?江小白?金六福... 随着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核心消费人群,消费升级愈演愈烈,理性消费也成为了时代新趋势。就连一直...
晋祠之外最推荐的神秘之地,葡萄... 夏秋交替,不只有“贴秋膘”还要“涨知识”“轻养生”,白天找个人少的小众景点逛一逛,午后,来点应季水果...
10道凉拌面筋,口味各异,好吃... 10道凉拌面筋,口味各异,好吃入味,做法简单,大家可以收藏了。 麻酱面筋,麻酱味浓,咸鲜微甜,面筋...
国际航班票价大跳水 飞往曼谷航... 眼下的9月,正值暑运高峰刚刚结束、国庆假期尚未到来之际,因此成为了出行机票的“价格洼地”。 9月12...
一碗云吞面的治愈魔法:从零开始... 清晨的厨房飘着小麦香,案板上散落着面粉,锅里咕嘟着骨头汤——这大概就是最接地气的幸福场景。云吞面这道...
传统年馍玩转“72变”!舌尖上... 央视网消息:都说山西是“碳水大省”,山西不仅有刀削面、剔尖等种类繁多的面条,就连日常吃的馍馍,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