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作为WCCO大运河传媒代表团成员,在波兰比得哥什举办的2024年世界运河大会上,我倡议开展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此次,我希望能有更多非洲青年参与进来,沿着运河了解不同城市的文化,交流青年之间的创意。”在长沙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的青年发展与创新创业平行论坛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代表团成员、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发起人、壮游人生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颢向非洲青年朋友们再次发起了全世界年轻人共同参与Canal Walk行动的号召。
Canal Walk行动在亚、非、欧等国家的呼唤,正在号召更多年轻人认识运河、爱上运河,让运河成为海内外青年交流的新引擎。
Canal Walk缔造运河交流空间
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旨在通过在全球运河城市开展Canal Walk线下活动,以运河为载体,开展运河行走、慢跑、马拉松、骑行、赛艇等活动,让运河城市的人们进一步了解自己身边的运河,强化保护运河文化和运河生态的意识,实现人与运河和谐共生的目标。
程颢参加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活动
程颢表示,大运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空间。结合运河的开放性,Canal Walk行动不局限于健康运动,而是打造集开展教育活动、文化交流、艺术体验、音乐表演、休闲社交、创业支持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很多活动。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青年有机会通过各种形式与城市的文化进行互动。“接下来,Canal Walk行动还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运河城市评选‘最美运河步道’, 以运河为纽带构建的综合的公共文化空间,将促进全球运河城市文化的交流与理解,让更多年轻人深入体验并了解各地的运河文化及其城市精神”他说。
Canal Walk行动设想的灵感由来是当下在青年群体中时兴的City Walk。如果City Walk是“从城市的大街小巷路过”,程颢认为Canal Walk是行走与体验的深度结合。“想象运河的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将城市的运河‘瑰宝’汇聚到一处,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直接体验城市文化。”
程颢向来自非洲的嘉宾介绍
对于程颢来讲,运河沟通世界。运河是自己小时候家门口的河上传来的汽笛声,是平静流淌逐渐向前的远方。在社会学理论中有一个专业理论叫互动仪式链,程颢希望Canal Walk行动可以链接多个城市、多个活动,实现青年人与运河城市的深入联系。在这个行动中,他们感知城市与运河相处的模式,寻找运河诞生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创造新时代的文明。
未来,Canal Walk行动还将通过在不同世界运河城市举办如世界运河城市青年论坛、世界运河城市文创大赛、世界运河音乐节、世界运河城市艺术节、世界运河城市竞走赛、世界运河赛艇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或赛事,有效发挥运河文化在世界运河城市间沟通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让世界青少年能够了解各国运河历史文化,推动运河城市间的国际人文交流。
关于运河的行动“一呼百应”
从为行动计划的推出提前做准备,到在2024年世界运河大会上发起倡议,在中非民间论坛上再次提及。Canal Walk行动从设想,到开始计划落地实施,经历不过半年,但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积极回应。
在波兰比得哥什举行的2024年世界运河大会上,程颢发出《全球运河城市共建“世界运河城市研学平台”》倡议书,号召开展“Canal Walk”行动。世界运河大会主办方内河航道国际组织(IWI)主席莎伦·莱顿表示,IWI正在关注青少年与运河的关系,程颢的倡议为世界运河城市提供了新的灵感。她和WCCO副主席IWI前主席鲁迪·范德文都十分支持这项行动。比得哥什市副市长Mr Łukasz Krupa也希望比得哥什成为Canal Walk目的地城市,推动两国城市的运河交往。
程颢与IWI主席莎伦·莱顿
程颢后来了解到,当时,现场有一位从事了大半辈子的运河保护工作的年长的美国学者。在他刚演讲完离场后,这位手臂上还打着绷带的学者就立刻追着他想要了解“Canal Walk”的事情。但是限于活动议程匆忙,二人几次遇到但一直没对上话。直到最后一天在比得哥什的行程期间聊上才知道,这位学者想知道除了青年人,老年人是否也可以参与到“Canal Walk”行动中。对运河的热爱让每个人都想成为Canal Walk行动的参与者。
世界运河大会以后,程颢又马不停蹄随同WCCO拜访意大利多个城市,分享中国运河故事,同时也邀请各个运河城市参与Canal walk 的全球性活动。意大利前副外长、“纪念马可·波罗逝世七百周年”国家委员会委员劳拉·芬卡托,意大利瓦尔多比亚德内市副市长皮埃拉托尼奥·杰罗纳佐,威尼斯副市长马丁,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席玛莉亚罗莎·阿佐丽娜等都表示愿意参加和宣传Canal walk活动。运河的共同语言让Canal Walk行动成为每个人的心之所向。
程颢与两位论坛嘉宾
此次,在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的青年发展与创新创业平行论坛上,程颢谈到了Canal Walk在青年人群中实践的创意性,引起了论坛嘉宾莱索托民主大会党全国执委、党领袖高级私人秘书莱索勒·丹尼尔·帕拉采和尼日利亚籍在华留学博士生内蒙德的积极回应。他们表示,不仅自己要参加,也希望能有机会在自己的国家举办活动。运河的包罗万象让Canal Walk行动成为多元文化的桥梁。
Canal Walk行动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程颢围绕“运河+教育”也实践了十年,Canal Walk是迭代出的最新成果。程颢及其团队用三年时间,主导开发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研学大运河云平台”。如今已拥有覆盖中国大运河全域的研学路线。涵盖了58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和27处河道遗产所在城市。
程颢表示,线上研学平台的打造已经日趋成熟,现在正期待开发国外的运河路线,实现线上“世界运河城市研学平台”与线下“Canal Walk”的深度结合。一方面通过线上的研学平台,把运河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用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世界各地的每一位青少年都有机会了解不同城市的运河文化;另一方面线下开展Canal Walk行动,让运河成为大家了解彼此、认识世界的崭新路径。
最初程颢给该行动起的名字是Grand Tour,意为“壮游大运河”。但是联想到运河行动表达的通俗化和易于传播性,他选择了更加便于国际上理解的“Canal Walk”。Canal Walk行动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直击人心。(大运河传媒 徐蓉 发自长沙)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