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五台山,是一轴以金红为主色调的禅意长卷。当群山层林尽染,菩萨顶——这座始建于北魏、定型于清代,被誉为五台山黄庙之首的皇家行宫,在秋日暖阳与琉璃的交织中,低语着跨越千年的庄严与静美。
从灵鹫峰下仰望,可见依山而建的菩萨顶大殿群以朱红院墙勾勒轮廓,与殿顶透亮的熔金琉璃瓦相得益彰,点缀其间的星点蓝绿瓦片在澄澈秋空下更显昔日的皇家威严。未抵山门前,108级石阶铺就的攀山之路,让这座皇家寺庙的古意与雄伟为即将开始的清凉之旅作一番铺垫。
踏阶而上,便见山门前色泽鲜艳、细腻精致的四柱三门七檐的木牌楼。康熙题写的"灵峰胜境"镌刻其上,遒劲有力的笔意与巍峨皇家建筑的美学在此奇妙交融。
立于牌楼下远眺,五台山磅礴秋色尽收眼底。台怀镇寺庙群的红墙灰瓦错落层叠,漫山橙、黄、橘、绿交织成画。轻掠耳畔的秋风徐来,与显通寺的钟声共鸣,化作"清凉圣境"的一声震撼喟叹。
穿过彩绘斑驳的牌楼,天王殿的鎏金铜瓦在秋阳下流淌着液态的光。穿堂而入,便见大雄宝殿前苍松入云,古碑矗立,霎时身临其境于深山古刹探寻清幽雅静。
在秋风微皱的庙宇间,闲庭信步,缓赏慢观。东禅院的碑亭内,两通汉白玉四棱石碑如一柄石剑直指苍穹。碑身四面分别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着乾隆所题的碑文。其中,篆体汉字潇洒俊逸,毫无斧凿瑕疵,乃是书、刻之珍品,是菩萨顶著名的打卡地之一。
当暮色四合,菩萨顶的琉璃瓦褪成暗金色。此刻驻足,听秋风拂过清代诗碑的裂隙,看夕照漫浸皇家行宫的鸱吻,看青色琉璃瓦的暖翠、古松的苍劲、碑刻的冷峻在斜阳里交织成网。菩萨顶的秋,以建筑与自然的双重不朽,在文脉的流淌中深沉搏动。
来源:五台山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