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厦门则是福建经济最好的城市,可以说两座城市在国内都很出名。
但从两座城市的实力来看,厦门和上海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城市,然而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时间,厦门的时间比上海早一些,但仅是早一点。
厦门和上海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便成为了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城市。
两座城市的对外开放时间确实差不多,只不过厦门各方面条件不如上海,而且闽南地区有泉州这座历史名港在,厦门想要在短时间内超越并不简单。
厦门在明朝洪武27年(1394年)的时候,那时候为了抵御倭寇进攻,在厦门岛建立了厦门城,并设立了卫所。
厦门一带虽然海岸线很长,也有港口水深,然而厦门从建立开始,并不是经济类城市,而是作为防御性城市出现,厦门开始于明朝时期,而明朝时期由于倭寇侵扰,多数时候是海禁,所以厦门没有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
明末清初,厦门被郑成功控制,为了扩张实力,郑成功在当地实行了对外贸易。
之后,厦门夺取厦门后,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那期间的厦门,逐步成为了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
之后,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除了广州以外地方,其余地区相继关闭了海关,也是这层原因存在,让厦门发展陷入了停滞期。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依靠打开了中国国门,厦门才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再次发展起来。
跟厦门相比,现在的上海虽然是一座超级都市,可他古代的时候都比较默默无闻。
汉朝时候,如今上海很多地方都还在海平面以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天宝十年,今上海所在地才建立了华亭县,这次创立也是上海地区首次出现地区规划。
但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和内地的漕运还是河运都没有多大的关系。
南宋时期,上海位置比较偏北,冷落的命运没有被改变,元朝时期才在上海建立了松江府,本以为这次行动,会带动上海当地的发展,这个举动确实带来了发展,只不过这个时间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这以后的明朝和清朝又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海禁。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濒临海口,地理条件很优越,但由于明清王朝对贸易的限制,让上海在古代时期,一直没有成为一座超级港口。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除了割地赔款外,还诞生了著名五口通商。
五个被开放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这五座城市也成为了近代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
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厦门和上海都在清朝时期才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古时候,两座城市中厦门兴起时间虽然比上海早,可在那以后碍于明清政府闭国锁国政策,让一切最终成零。
两座城市开埠时间差不多,可之后为什么厦门发展程度比不过上海,主要有两点原因厦门先天条件比上海好
厦门海岸线长,港口水深,这个优势是上海没法比的,上海之所以没法比,主要是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游冲积下来的大量泥沙让平原地区有大量泥沙淤积,海水深度也没有多深,而且上海地区海岸线比较平直。
然而,厦门也有自己的不足,那就是他是岛屿,和大陆有一定距离,而且福建地区多数是山地,平原比较小,所以厦门的经济发展程度有限。
上海跟厦门比起来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贸易都很方便,这个便利就容易带动上海全面发展。
整个长江流域和大运河一带,都能通过水运的方式和上海连接,这样的优势厦门不具备存在,而且上海地处江南地区,这块地区向来富裕,所以那时候上海经济发展程度比厦门好很多。地位的不同
上海在元朝时期建立了松江府,而厦门在古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是戈壁,那时候上海一般属于泉州或者漳州,上海的地位明显高于厦门。
清王朝以后,对于上海的重视程度都高于厦门。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洋务派之所以会在上海投资建立大量近代化企业,主要上海一带人口稠密,各方面条件都很适合建立近代化企业。
厦门则有些不一样,经济腹地小,而且还要和泉州福州竞争,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发展起来。
清末时期洋务运动以后,上海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甚至脱离江苏独立建市,厦门则没有,因为他在闽南沿海,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和泉州竞争,那时候厦门仅作为航运中转区存在。
近代以后,不仅是厦门,整个沿海地区都没办法和上海抗衡,因为那时候上海不仅是战略要从,还是那期间国民政府的东部沿海的门户之地,由于上海的重要性,所以国民政府才会在上海和日寇来了场一二八抗战和淞沪会战。
由于上海背靠整个长江流域,所以他的海上贸易远比其他城市有优势。
由于上海的价值巨大,各国列强纷纷在上海建立租界,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带动了上海的发展,那期间厦门经济价值明显比上海少,所以他的发展一直很缓慢。
建国以后,上海发展速度很快,厦门由于自身条件影响,很难发展起来。
福建经济腹地本就不多,经济依赖性较大,所以厦门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多啊优势。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发展最好的城市,很大一部分就是自身条件优越,这点条件是厦门、广州、杭州等城市没办法比拟的。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