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衢州,一个乡村小学附近,有一位至亲至爱的“早餐奶奶”毛师花。这位慈祥的老奶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衢江区黄坛口乡中心小学附近摆摊卖早餐,坚持20多年如一日,每样东西只卖5毛钱,更为令人感动的是她从未涨价。然而,12月18日这一天,90岁的“早餐奶奶”毛师花离开了人世,让整个乡村感到一片痛惜和缅怀之情。
毛师花的坚持和奉献精神让人动容。自近30年来,她每天凌晨一两点钟起床,在昏黄灯光里磨豆浆,做粿,然后骑着自行车去小学校门口支起煤炉和锅,开始一天的摆摊生活。尽管这样的劳累工作每天要坚持6个多小时,净赚仅为三十几块,每个月还要倒贴三四百块,形成了大家口中的“赔本买卖”,但她从未有过涨价的念头。她的初心是为了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吃饱点,不至于因为家庭贫困而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
“很多人说我傻,我不傻,只是不靠这个生活。这些孩子家在山区,他们父母不好赚钱,我想让他们吃饱点,所以不涨价。”毛师花曾坚定地表达她为何如此坚持的理念。她用自己的退休金和老伴去世后的抚恤金贴补早餐摊,没有存下钱财,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温饱。
这位“早餐奶奶”成为了乡村的一个象征,人们对她的依恋与敬仰溢于言表。在她走后,乡亲们纷纷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我吃毛奶奶早餐度过了小学6年,上班后还惦记着她的鸡蛋饼,每次想去都有事耽搁,这下再也吃不到了。”黄坛口乡中心小学03级的陈淑琦感慨地说,毛师花的鸡蛋饼是她儿时记忆中的美好。
然而,岁月无情,2018年以来,毛师花的身体状况逐渐下滑,她的“早餐奶奶”身份第一次长期失约。尽管病榻之上,她仍然牵挂着摆摊的辛劳,“摆摊太辛苦!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吃不消的事,不知道奶奶怎么坚持了近三十年,真的佩服她,像有用不完的能量。”毛师花的孙女叶婷婷感慨地说。
毛师花的坚持和奉献不仅仅是为了个别的孩子,更是为了整个山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她的爱心早餐摊成为了乡村的一道风景,让更多人了解到贫困山区孩子的困境。在2019年,衢州市众合帮公益服务中心组织成立了“1元爱心早餐店”,每天早7:00到8:30供应售价1元的爱心早餐,献给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这个爱心早餐的倡议正是受到了“早餐奶奶”毛师花的启发。
“早餐奶奶”毛师花在乡村留下了一道爱和温暖的风景,尽管她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坚持和奉献精神仍在继续。她的故事让人深思,她的爱心和善行感动着每一个听到她故事的人。
这个故事让我们反思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事务所累,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心灵的寄托。而“早餐奶奶”毛师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真挚的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也能在社会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她并非通过丰厚的财富或高大的声望,而是通过每天一份五毛钱的早餐,为这个社会注入了一股温馨的力量。
同时,毛师花的故事也反映了我们社会中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在山区,尤其是贫困山区,许多孩子仍然面临生活的压力,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毛师花的坚持不涨价,是因为她深知这些山区孩子的家庭情况,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他们提供一份温暖和关爱。而这也反映了社会应当更多关注和关爱这些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早餐奶奶”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乡村故事,更是一种对人性的赞美和对社会责任的呼唤。在这个喧嚣而忙碌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力量,让社会充满关爱,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早餐奶奶”的身上找到一些启示,去做一些微小而有意义的事情,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爱心的种子在每个角落都能生根发芽。毛师花离世了,但她的故事将永远在人们心中继续流传,她的爱心早餐车将永远在村头驻足,为我们留下了一道温馨而动人的风景。
窗体顶端
#百家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