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燥热,吃啥都没有胃口!觉得饭菜油腻,吃一口便饱了。其实呀,炎热的夏季没胃口,还吃不下饭,那就品尝下淮安的这些经典下饭菜!
你知道吗?对于淮安来说,这可是一个美食众多的地方,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之一,其对美味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
但在这其中,也是有着一些看似普通,却有着不错的开胃效果的美味,所以这就来大家了解一下这些开胃的下饭菜。
首先来说下这个特色的淮扬美食——高沟捆蹄,其具有色泽酱红、鲜味浓郁、咸甜适中、荤而不腻、嚼后生津等特点,其整个制作工艺繁复,有二十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可以说,工艺口味堪称天下一绝,而且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而且捆蹄在淮安,不仅是早晚饭的开胃下饭菜,也是可以当做宴席上的冷碟菜的,还有就是作为宾客的送礼礼品,也是绝佳的。
当然,关于捆蹄,还有句诗是这么说的:中秋向后日渐凉,高沟捆蹄争相尝。
如今,味道精美、食用方便的捆蹄更是成为了人们的三餐美味,四时佳肴。尤其是中秋、春节到来之际,到高沟来采购捆蹄的全国各地客商络绎不绝,几度出现“捆蹄热”、“抢购风”。
除了捆蹄外,淮安的猪头肉也是特别的美味的,其于民间早就声名鹊起,据说还是以淮扬菜系中的“扒烧整猪头”最为出名,其火工最讲究、历史最悠久,是道久负盛名的淮扬名菜。
当然,猪头肉不仅是开胃的下饭菜,其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的适宜人群非常广泛,一般人都可食用。但是,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还有就是,猪头肉为动风发疾之物,凡有风邪偏盛之人忌食猪头肉。
此外,猪头肉的食疗作用,从中医学上来说,其性平,味甘咸;补虚,滋阴,养血,润燥。
而要说到淮安的猪头肉,可能还是得胡家猪头肉最为出名,据说乾隆皇帝都为止称赞。
在淮安的上坂街北头,也就是淮安府衙边上有一家熟食店,开店的人家姓胡,一年四季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之所以生意好,是因为他家的熟食店有一道看家的菜,即猪头肉。
附近的人,家中来了客人或没来得及买菜便会脱口而出:到老胡家买二两猪头肉去。二两猪头肉不多,但足以解馋。会喝酒的人二两猪头肉足以下二三两酒,不会喝酒的人二两猪头肉也足以对付一碗饭。
而且这猪头肉,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还真忘记不了。
老胡家的猪头肉最大的特点就是肉色红润,肉骨分离,入口肥而不腻,酥烂香浓,糯香可口,实在是美味。每当饥肠辘辘之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猪头肉”三个字,有时还竟会为此流了口水出来。
当然了,要说到胡家的这猪头肉,可还有历史了,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淮安就吃过了这胡家的猪头肉,当时他一路劳顿,十分饥饿,吃了猪头肉后,顿时来了精神,变急忙问是何物,当得知是猪头肉时,聪明的淮安知府想请他作一句诗来,可他想来想去,也只想起一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不过呢,我觉得淮安胡家的猪头肉之所以有名气,不仅是因为有乾隆爷吃过的传说,更因为做工讲究,据说其要经过选料、清洗、薰烤、洗泡、卤制等十多道程序,同时还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当时的府衙是淮安的政治中心,而上坂街又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可以想象,那些府衙内的那些小官吏,闲下无事,想解馋了一定会逛到这儿叫上二两乾隆爷吃过的猪头肉。那些南来北往到上坂街做生意的人,也少不了光顾。
我想,那“嘴长毛短浅含膘”的胡记猪头肉,将是永远是淮安人的最爱。
说到这,其实除了这两个大菜外,还有像大头菜这样的平民小菜的,淮安大头菜又名疙瘩菜、芥菜疙瘩,其可切成片、丝、丁直接食用。
它不仅腌制好后即食味道好,就是在放置很长时间之后,取来食用也不会变酸、腐烂,而且鲜味还会随存放时间的加长而有所增加。
因此,淮安的大头菜不仅是宾馆酒宴、家庭餐桌上四季皆宜的美味小菜,还是名厨烹饪时不可缺少的配料呢。
其实,淮安的老卤大头菜,虽然只是淮安平头百姓家的常客,但是早就安居在小城每个人家的生活中了。而且不必说它绵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家乡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就说说它传达在舌尖的幸福感吧——脆、嫩、咸中透露着一丝甜。
当然了,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土特产,有好几百年甚至千余年的生产历史。开始时是农家自种自制,后来逐步成为加工产品。
还有就是,由于它选料严格,生产工艺精细,产品具有浓郁的香气,是佐餐的佳肴。一九八一年在江苏省食品展销会上,淮安大头菜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争购的产品之一。
而据史料记载,宋代赵匡胤寓居淮安,食此菜赞不绝口,所以自宋以后,各朝各代就将它列为贡品。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及夫人梁红玉,统率大军驻守淮安楚州城屯兵御敌,韩元帅采纳生于淮安长于淮安的夫人梁红玉的建议,大力种植大头菜并进行腌渍。
韩夫人还专门给每一个士兵配备一个罐子,让他们随身携带大头菜,以利于行军食用。既可以充饥,又可以做下饭的咸菜。这么说来,它还算功臣呢。
还有这淮安的萝卜干,也是很美味的一道下饭菜,可以说,在淮安的大到酒店,小到路边的街头餐馆,都是少不了他的存在。
而且,每年到了萝卜上市的时候,很多淮安人的家里都会买进一大袋的萝卜,将其切块后配以酱料腌制,腌制完了用线串起后挂在阳光下晒,就做好了。
而在吃的时候切成小块,拌上辣椒酱,实在也是人间美味。
当然了,在淮安的众多的腌制菜品里,还有这个宝塔菜也是着实让人惊艳的一个菜。
你知道吗?淮安街头卖的小菜中,宝塔菜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因其形状像宝塔而得名。宝塔菜腌制成咸菜后是稀饭的绝佳搭档。
其实,这宝塔菜是在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有,虽说这是一个野菜,却是穷苦时代人们的救命粮。宝塔菜也叫做人参菜,正是因为它的块根像人参。
其实宝塔菜长得很奇怪,尤其是它的底下块根,有点像虫子,有点像螺蛳,还有点像人参,这也不得不说大自然真神奇,当然也有的叫它甘露子,而不是宝塔菜,据说还有一些地方是叫它土人参,可能不同地方的叫法也是不一样的吧!
再者就是,这宝塔菜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有钙含量,相当不错,而且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它还可以入药,茎叶以及根部都一样,入药可以活血袪风,散疲止痛,解毒,可见它价值十分的珍贵。
还有这酱豆子,可以说是这稀饭的完美搭配。其实酱豆子用黄豆腌制的,又软又咸,当然也是淮安老百姓喜爱的小菜之一。
还有这香干臭干,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了。而且你知道吗?以前淮安还会有走街串巷吆喝“香干臭干”的,就是五香豆腐干和臭豆腐干。
而家里也是买回去后,再拌上自制的辣椒酱,就当晚饭的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