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韩国人的身体中流动的不是血,那么一半是冰美式,另一半就是酒精。
除了“炸鸡配啤酒”的成功营销,和随处可见的烧酒广告以外,韩国的酒量确实体现在数字上。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韩国不仅是东亚最能喝的国家之一,饮酒和酗酒的人口比例甚至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韩国人究竟有多能喝?酒局文化是如何深入韩国社会和每个普通国民生活的?
文 | Seni,Paella 图 | 四象设计部
早在2014年,世卫组织数据就显示,韩国人均酒精消费位列全球第十三名,是亚洲最能喝的国家。
近些年,虽然韩国人也意识到了自己酗酒过度对健康的伤害,有意在减少酒精摄入量,但在东亚国家里,仍以7.8升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领跑。
比人均酒精摄入量超标更致命的是,韩国人的饮酒者和间歇酗酒者比例都令人触目惊心:根据世卫组织2019年的公开统计数据,韩国15岁以上的饮酒者比例高达72.7%,不仅是成年人,连中学生都成为了“酒鬼预备役”。
而30天内至少一次摄入酒精达60g以上的间歇性酗酒者接近一半。以5%酒精含量的啤酒来计算,一次性至少喝了1.2升。
在不爱喝酒的人们看来或许觉得不可思议,但韩国社会确实把酒精当作值得崇尚的文化,亦或是发泄情绪的渠道。
豆瓣9分韩剧《酒鬼都市的女人们》就是以三个下班后总要喝上一杯酒,以喝酒作为人生信念的30岁女子的故事为背景。
可见,韩国人并没有把“酒鬼”当作一个负面的词汇,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开心了喝一杯助兴,不开心了喝一杯浇愁,没有什么是一杯烧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杯。
在韩国国内的酒类消费状况调查中,2021年韩国饮酒人群平均每个月喝酒天数为8.5天。按酒精摄入量估算,在喝酒的日子里,一个韩国人一天下来平均要喝掉1瓶烧酒,调查组称这一数据是2017年以来最高峰。
韩国人最常喝的酒中,啤酒和韩国各种传统酒(烧酒及其他传统酒)各占据半壁江山。相比啤酒,韩国本国的传统酒类度数大多要高很多,不过韩国人最引以为傲的烧酒度数其实一直在下降。
在20世纪初,著名烧酒品牌“真露”生产的酒度数是35度,此后的百年间真露都在不断调低烧酒度数,2020年真露烧酒的度数已降到16.9度。这对酒类厂商其实是有利的,消费者醉得慢意味着一次可能喝掉更多的酒。
与中国年轻人痛恨的酒桌文化类似,韩国社会同样也有一些不成文的酒桌规矩。
据韩媒介绍,韩国的饮酒文化中也延续着社会等级观念,比如与长辈喝酒时要侧过脸去喝,面朝长辈一口闷是不礼貌的。
此外还有五花八门关于倒酒的规矩,杯子的高低、手的摆放方式很可能就决定了在对方眼中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酒文化的盛行从韩国娱乐文艺作品中也可见一斑。
韩国健康增进开发院对2022年的14部高人气电视剧进行了统计,其中10部出现过饮酒画面。出现次数高达249次,平均每集约2.6次。
当韩剧的酒精含量飙升时,喝酒综艺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多,涌入这条赛道不乏许多当红偶像艺人。
在韩国的酒文化中,喝酒有时被认为是了解一个人的方式,这也成为了酒综们的核心。
酒综的节目模式大多是请不同的嘉宾来喝酒聊天玩游戏,以完美形象示人的偶像艺人们在酒局中纷纷卸下包袱放飞自我是主要卖点,一期热门酒综的网络播放量有时能达到千万级别。
不过影视剧、综艺中越来越常出现的饮酒场面也引发了韩国家长们的担忧。镜头前的艺人们开怀畅饮吐露心扉,酒被“真实”、“坦率”的标签所美化,更容易激发青少年跃跃欲试的好奇心,成为“酒鬼预备役”的一员。
对于这种现象,韩国专家认为主流媒体的宣传会让社会对饮酒文化更加包容,从而轻视饮酒会带来的社会问题,改变这一点需要从社会文化入手。
然而对于酒鬼们来说,在生活的重压下,放下手中的酒杯也许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