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209 期分享
作者 l 小利
来源 l 创策文旅
近期考察和接触了好几个老景区,都是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非常优秀的景区,有的还是风景名胜景区,如瀑布型景区、温泉型景区、山岳风光型景区,也基本都是G企运营的景区。
这些老景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或者十年前都是非常辉煌的,最近几年却越来越不行了,奄奄一息,像一头即将与世诀别的老年雄狮,以前景区内收门票都人潮如涌,现在即使不收门票,也基本没有人气和烟火气了。
前几天,一位外地老总来渝专门向我咨询了他所在地的名胜老景区修复后数千平米商业如何招商的问题,让我帮忙出主意。听了他的陈述和看了当地景区资料,加上最近对一些老景区的走访,发现老景区的没落有很多问题,不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就很难涅槃重生。
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文旅景区的盘活问题:奄奄一息的老景区病在哪里,药在哪里?
1
病在哪里?
老景区像一头年老的雄狮,从前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有大树的保护,有众多食物链的供养,他们从来就没有主动出去觅食的习惯,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生态环境的变化,慢慢从肥壮变得消瘦了,甚至因为饥饿而生病了。
这可能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说很多老景区生病了,凡是连年亏损的老景区都是生病了,那么病在哪里呢?这就像老中医号脉,如果没找到病因,下的药也不对症啊,吃下去又苦涩又耗钱又治不了病。
比如,就像以上那位老总所在地的老景区,已经严重亏损了很多年了,每年上百万的亏损,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他们并没找到病因就下药了,又投资了数亿的资金来修复维护,还修建了一些不知道做什么的商业。问题是建好了还是没有人来,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砸钱也医治不好老景区的病,越医治越病重,越建设越落后。
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没有看到病因。
第一,没找对科室。
比如景区的病是没有人来的问题,本来首先应该找创意策划科的医生,找市场策划科的专家,就像一个人如果是神经系统问题,需要看神经科,而他却找了皮肤科大夫,去找了规划设计专家,找了园林专家,找了建筑专家,我相信他们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中都很专业,他们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但他们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如何吸引市场的问题。
第二,没有找对医生。
就是找对了科室,还要看挂哪个医生的号,老景区都比较年老体弱,每个医生诊病不同,用药不同,如有的是大医院的专家要动大手术,检查报告一大堆,老景区付出的代价也相当大,有可能承受不起手术被治得更扒下了,而有的是民间中医,望闻问切,一下就把到了脉,一剂中药,一个偏方,或许就能让老景区起死回生。
2
药在哪里?
以上说了奄奄一息的老景区要想活着,首先要找到病因,因为只有找到病因了,才能一一对症下药。
比如以上老景区的病因就很多,不止一个,比如定位混乱,产品老化,没有活动等,但最核心的一个病因,就是五个字的广告语,这五个字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像一个美女额头上长的一个疥子,是有很大问题的,也是整个景区的战略形象问题,而他们浑然不知。殊不知,战略错,全错。
现在的状况是这五个字还请LD或书法家书写了,郑重的雕刻在景区门口的石头上,病是看到了,药方就是先去除这几个字,再从定位中重新想广告语。去还是不去,不去吧,往后越宣传越拧巴,甚至越宣传越没有人,投再多资都没有用,去吧,仿佛又碍于某个LD的面子。
所以,这个病哪是几千平米几万平米的商业能治好的,相反这些商业反倒给景区增加了一种新病。经常有老总问能不能帮我招商,如果没有人气,招起商来也难做活,甚至商家还要扯皮维权。
可以说,老景区要涅槃重生,一般性的规划设计已经没有一点药效了,只不过又增加了一些如上的商业新病,又增加了一地鸡毛,大多数老景区的改造升级还在走这样的老路。所以老景区涅槃重生,必须要用新药,要有大创意、大策划、大的脱胎换骨,这些药在人的思想智慧中,每一方剂都有所不同。
就像以上的老景区,药用对了,根本就花不了数亿的治疗费,药没用对,花了数亿的治疗费也治不活,不是吗,现在还得重新看病。
懂的人都懂,看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是让老景区真正发展起来呢,还是又做一波新工程。
好了,朋友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你们对老景区的盘活有什么新的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
文旅信息(广告)发布:
1、有需要重新盘活的旧⺁房、旧学校、老旧街区、古镇等项目欢迎洽谈。
2、乡村振兴项目策划、农文旅创意策划、城市文旅策划、企业形象策划、文旅项目的运营策划、活动策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