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夜游新业态
1.园林夜游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不同于白天的山明水秀,夜晚的古典园林在声光电的多媒体技术之下呈现出另一种光影摇曳、水墨悠长的景象,无论从视觉、听觉还是触觉上,都给参观者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
苏州拙政园“拙政问雅”, 图源:君到苏州
“拙政问雅”是苏州拙政园推出的夜间游园项目。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结合园林景观进行再次艺术创作。游客们戴上无线耳机,跟着手持小灯笼的导游一起,在摇曳灯火中来一场“穿越”之旅,体验文人墨客的雅致生活。
此外,苏州各大园林根据自身特色,纷纷推出沉浸式夜游园林项目,还可以在网师园赏昆曲、评弹,在虎丘看3D塔影秀,在盘门灯会感受“花市灯如昼”的繁华……
还有扬州何园“寄啸风华”夜游,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扬州私家园林中的最后问世之作,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同时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公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此次夜游以“寄啸风华”为主题开发了“夕照江山、漫花水夜、流光岁影、月照西楼、玉华文绣、片石夜画”等六个IP主题夜游夜景区
扬州何园“寄啸风华”, 图源:何园
漫步何园之夜,给人强烈沉浸感的不仅是那代表着人文风华的“只此青绿”光影,更有诗与画、水与山、艺与亭、人与景、景与乐等独具特色夜游产品为你呈现。湖畔石旁、楼上楼下,处处体现着“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百年风华之貌。
2.水岸夜游
水岸夜游这类夜游项目,通过“科技+旅游”“旅游+音乐”的产业布局,构建了水岸联动的立体消费空间。夜间,游客们顺船而下,感受光影变化所构成的美好画卷,沉浸式体验“新未来”与“旧历史”相互碰撞的科技艺术感。
后河·梦回庐陵景区, 图源:文旅吉安
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以“梦回庐陵”为主题,以桥为引,以船为媒,借助多种数字夜游创意手法,将庐陵文化融入实景、融入演艺、融入科技、融入创意。
夜游河道单程全长约5.5公里,游览时长大概45分钟,整个游览路线分为五大区域:龙腾庐陵、歌飞庐陵、诗境庐陵、书香庐陵、凤舞庐陵,其中包含了八大沉浸式光影场景,讲述了从秦朝、唐宋、明清再到现代吉安的动人故事。
沿途可欣赏全国首创主题乐园级别的水上花船巡游、全国最大的桥体投影裸眼3D秀、全球最大的水上荷叶仿真雕塑等多种首创光影场景,感受一场富有创意和现场冲击力的极致视觉体验。
3.博物馆、艺术馆夜游
开展夜场文化活动,是近年来博物馆的新尝试。博物馆开放夜场,不仅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提升了“夜经济”的多样性。但博物馆夜游如果想要真正走向夜间常态化开放,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在“服贸会我来了”首届石景山文旅嘉年华期间,举办“夜游艺术馆”活动,推出了特惠门票和夜游环节。为了保护法海寺壁画真迹和满足观众了解珍贵文物的需求,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利用先进的多元数字化手段,让流光溢彩、令人惊叹的法海寺壁画真迹“活”起来、“潮”起来。
夜晚似乎总能拉满博物馆的神秘感,增添浓厚底蕴。2021年,三星堆博物馆举办了“三星堆奇妙夜”活动,活动以沉浸式游览为主,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奇遇三星堆”这一部分,将三星堆博物馆变幻成为一个奇妙剧场,结合文物特征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让宾客在流光溢彩中穿越3000多年的古蜀之梦。
4.动植物园夜游
不同于传统动物园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形式与活动体验,沉浸式动物园能够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助力下,盘活声光电等视听元素并在其助力下呈现出更为多元化、交互化、创意化、沉浸化的夜游项目,从而最大限度调动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在沉浸式海洋馆夜游的世界中,睡眠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当与海洋生灵共眠成为现实,睡眠本身便被赋予了艺术化、浪漫化的表意特征。
以珠海长隆鲸鲨馆的“夜宿海底,与鲸鲨同眠”项目为例,该项目采取创新性思维,巧妙解决夜游住宿问题,并将该问题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核心卖点。
鲸鲨馆内坐落着高68米、水体3.1万立方米的海洋鱼类展馆,能够全真模拟真实的海底风光。在这里,除了明星鲸鲨和直径4米长的超大魔鬼鱼外,还饲养着约15000条不同品种的珍贵奇鱼。
在这里,游客扎好帐篷,与8条鲸鲨同眠,让水母成为天然台灯,各色鱼群从游客眼前、头顶掠过。时间仿佛静止,游客仿佛置身于陌生化的海洋深处,感受身心舒展的踏实温暖。
5.夜游city walk
白天的城市忙碌、紧张,夜晚,当夏日的热浪渐消,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走出家门,让运动的多巴胺赶走一天的辛劳。
近年来,在各个城市,特别是道路规划比较完整的地方,“夜骑”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上海浦东滨江的骑行线,晚上总是能见到串珠似的骑行爱好者。而在北京,长安街沿线、亮马河、二环水系旁都是热门夜骑地,夜间骑行队伍如龙。
图源:北京青年报
夜骑,不仅拉动了夜间消费,也为自行车制造、骑行鞋服、骑行配件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增长空间。有人在街头自在骑行,有人在体育馆里挥洒汗水。随着气温升高,各地体育馆纷纷开启“夜场模式”。“燃烧卡路里” 激活了城市夜经济。
夜游带来文旅发展新启发
1. 景区夜景应赏心悦目:
这方面要借鉴外国城市和景区的夜景光照设计,让光亮恰如其分,不单纯追求鲜亮和炫目,杜绝大面积的如同白昼;安全有保障的平坦路段,运用灯光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景物,一般地段可以影影绰绰;个别点位确需搭建的光影景观,如3D投影、主题水秀、真人秀、互动装置等,要控制好数量和体量,选择好观赏角度。
2.夜景应兼具观赏与艺术性:
目前旅游演出演艺类型众多、形式多样,除了强调主题性和思想性以外,关键是把艺术性与观赏性统一起来,既要让观众觉得好看、赏心悦目,更要从艺术高度去要求,体现较高的艺术品位。所谓观赏性,就有一部分就是指造景、照明、氛围营造,直接关乎艺术欣赏。
3.造景应有脉有根有源:
提倡系统梳理当地的文化渊源,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主题,强调落地项目的主题性、文化根基性、故事性;要加强对市场客群的研究,将落地的每类产品都能对应和适合有关客群的兴趣趋向;要强调设计开发的独创性,有自我超越和超越前人的精神追求,以延长光影人造景观的生命周期。
4.城市夜生活集聚区应设法立足和拓展:
夜游和夜经济的核心区域,应是在发展成熟的某一城市生活片区,有的白天就是游客密集之所(苏州周庄、桐乡乌镇),有的则是城市夜生活繁华区域(北京的三里屯、后海等)。在这里,灯光照明、造景是大背景、大基础,诸多夜间业态的集聚是硬支撑,如夜市、夜戏、夜演、夜娱、夜饮、夜宵、夜叙、夜禅等,光影造景可能只是业态之一。
来源:| 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