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宝藏旅游度假地,藏在高明荷城|何以高明④
创始人
2024-07-23 00:02:23
0

最近,“这么美,那么近”的高明又火“出圈”了。

人民日报客户端以《佛山高明:打造农业品牌卡通形象,焕发地域新活力》为题,描绘了佛山市高明区如何巧妙地塑造了“高小鹅”与“葛小明”这两个农业品牌的卡通形象,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沿着一条“四好农村路”石洲村Y521陈珠线,调研组还走进一座省“百千万工程”示范村,探访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看“造就美丽乡村、造福农民群众”的农文旅融合“高明”新模式。

出圈

“鹅”卖“葛”

“高小鹅”与“葛小明”的诞生,绝非偶然之作。

这两个充满活力的角色,分别汲取了高明区极具盛名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三洲黑鹅”与“合水粉葛”的灵感。它们的诞生,源于2023年3月推出的一项政策——《佛山市高明区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252”工程总体方案》,旨在将“合水粉葛”和“三洲黑鹅”这两个地理标志品牌发展壮大,同时推动“高明食材”和“高明美食”的区域品牌建设;通过实施“粤菜师傅”“五个一百”工程,构建起“合水粉葛”和“三洲黑鹅”两个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的振兴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高明区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如绿博会、粉葛节、鹅食材节等,推出了相关的表情包、微电影、专题歌曲,使得“高小鹅”与“葛小明”这两个IP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地域文化的新象征,迅速缩短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荷城石洲村花溪雨蜻度农场部落。

出圈

农文旅融合的“高明”模式

旅游发展的根本在于优质的产品。只有打造出卓越的产品,才能将短暂的关注转化为长久的留存。高明区深谙此道,在孵化地域IP的同时,始终依托于地方文化的底蕴和独特性,致力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的新目的地。

高明区拥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生态画卷。在这片9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700平方公里被湖泊、山林和农田点缀得生机盎然。高明区探索出了一条将农业、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之路——乡村游。

游客可以在这里探寻千年古椰贝丘、千年唐代龙窑、百年书院、百年东门圩老街的历史文化;可以登上佛山第一峰皂幕山,漫步中国最美的云勇国家森林公园,呼吸林间的清新空气;可以在万亩稻田中追逐,寻找记忆中的稻香;可以体验游龙峡漂流的惊险刺激,挑战桨板、动力水翼冲浪等水上运动;可以踏访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甚至可以走进海天味业,一探酱油酿造的奥秘。

荷城石洲村花溪雨蜻度农场部落。

共富

持续被带“活”的文旅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调研组抵达荷城石洲村花溪雨蜻度农场部落的真实感受。

“结合地势地形把这现代都市人追求和喜欢的东西落地,甚至比广深很多项目做得更好。”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柳立子直言。“高明荷城的文旅做到让人去过之后你还会有念想,还会介绍朋友去,值得点赞。”

村居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线战场。

荷城街道,作为高明区的“长子”,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上稳步推进,已为高明区提交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3年,荷城街道成功完成了凤鸣朝阳“金色丰收带”段的建设,全街道96%的行政村达到了美丽宜居村的标准。石洲、南洲两村更是荣获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称号。

调研组在高明荷城。

调研组在这两个典型村试点,看到了正在被带活的文旅,以及被带动的“山水共富”。

在前不久举行的“山水间最高明”大湾区旅游目的地荐赏会上,高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竞雄表示,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即将动工建设、“百千万工程”、佛山“西进计划”三大机遇叠加的背景下,高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高明将抢抓战略机遇,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

共富

“乡村振兴”到“山水共富”

石洲村和南洲村如何在众多村庄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两者最初都是普通的农业村。它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精准定位文旅产业、推进一系列制度改革紧密相关。

首先是坚持市场化思维,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力量与村集体对接,通过“村公司+国企”模式注册成立强村公司,挖掘农文旅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其次是改变了传统的地租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土地股份制改革、农村集体“三资”改革成果,采取跨组跨社方式集约整合土地鱼塘资源,并以集体土地经济权入股方式参与农文旅项目。第三是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是开展人才培育工程,吸引技术人才和青年回乡发展、创业,还是完善乡村职业经理人制度,从国有企业选派“乡村CEO”直接参与管理强村公司,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

“我们现在把农村建好、建漂亮之后,是希望城市的人流、资金、资源反哺到农村。”高明区荷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闫好东介绍,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荷城街道结合各个村居的实际情况,从人居环境的整治入手,再寻找到产业发展的路径,最终实现产业、文化、村居等方面的振兴。同时,荷城街道也希望前来乡村投资的产业能够切实获得产值方面的收益。

位于高明区荷城街道石洲村的“凌云花谷”,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自2019年启动以来,这个项目吸引了30亿元的投资,覆盖了近万亩的土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花卉生产、销售、民宿旅游、康养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田园社区。

如今,石洲村已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4500万元,带动当地及周边超1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023年,石洲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2000万元,人均分红超6000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1.9倍、1.4倍。

相隔不远的南洲村也拥有了盈香生态园、珠三角“九寨沟”、三湖叠翠等已开发或待开发旅游景点,未来将向北发展康养农旅产业,向南打造生态种养区,推动三产深入融合发展。

盈香生态园。

在高明区6月发布的《2024年佛山市高明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建立乡村发展“一村一策”,制定区级“一村一策”行动总方案,推动村(社区)建立“一村一策”工作方案、“百千万工程”作战图和项目清单,分阶段分批次打造成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辨识度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乡村振兴”到“山水共富”,“出圈”的荷城,值得更大期待。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策划:李平 何惠文

统筹:路漫漫 董晓妍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陈斌颖 王倩 见习记者 唐宇松

摄影:南都记者 陈斌颖

视频:南都记者 陈斌颖

编辑:孙振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喀什炒米粉:爆辣超够味,新疆灵... 喀什炒米粉,作为新疆美食版图中极具代表性的存在,以其 “爆辣超够味” 的鲜明特质,被誉为 “新疆灵魂...
四川自驾游五日游报价咨询,驴友... 嘿,各位热爱旅行的朋友们,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我的四川五日自驾游经历。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四川的绝美...
威宁家常!洋芋片炒酸菜,酸香解... 在贵州威宁的家常餐桌上,洋芋片炒酸菜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经典美味,它以本地特色洋芋和自制酸菜为核心食材,...
玉屏被列入“黑榜”的早餐店整改... 微玉屏投稿邮箱:weiyuping1984@qq.com 玉屏侗族自治县2025年 餐饮经营环节“红...
白油丝瓜这样做才叫绝!3步炒出... 丝瓜在锅里"自杀"的惨剧我见多了——不是炒得黑不溜秋,就是烂成一锅糊糊。直到跟楼下川菜馆王师傅偷师,...
四川小包团5天一个人大概多少钱...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土地,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美食而闻名遐迩。这里既...
喜报!东方黎锦产品获得“南国”... 2025年9月10日上午,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海南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主办、海南南国食...
黄石公园游客遇到“跳舞”野牛大... 近日,一段黄石国家公园游客与野牛近距离接触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视频中游客被拍到在野牛面前大笑、拍...
蒸肉末豆腐,肉末易结团,炒散后... 记住这个小窍门,肉末再也不结团,豆腐吸饱汤汁鲜掉眉毛! 哎呀,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兴冲冲想...
黄陵油糕:烫嘴也要抢!豆沙超甜 本文围绕黄陵油糕展开,全面介绍这一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美食。黄陵油糕凭借外酥里嫩的口感、香甜浓郁的豆沙...
一坛家乡味,手把手教你制作正宗... 泡菜,这道家常小菜,承载着浓浓的家乡味和时光的记忆。每当食欲不振时,一碟酸辣可口的泡菜总能让人胃口大...
小炒圆白菜,简单的家常菜,这样... 圆白菜也叫包菜,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很喜欢吃,做法也很多。他的营养价值不用多说,富含维生素尤其是纤维...
忻州十大名面 山西面食闻名天下,又号称“杂粮小王国”,忻州也自不例外。作为晋北锁钥的忻州,面食制作精巧、花样众多,...
岳云鹏评白切鸡惹众怒,全红婵哥... 一场厨艺综艺意外点燃地域美食之争。岳云鹏担任评委的节目因评判全红婵哥哥全进华的白切鸡而陷入舆论漩涡。...
屏山县市场监管局三举措护航书楼... 金秋九月,书楼镇桂圆迎来丰收,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开展指导服务,全力护航书...
上海旅游节25辆花车将亮相,还... 9月11日,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和评选活动发布会在上海久事美术馆举行。 澎湃新闻(w...
风景这边独好!驻村书记用相机开...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佳宜 近日,在湖北谷城县委党校学员微论坛的线上平台,一段来自谷城县赵湾乡渔坪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