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10万不是问题”,去云南采菌子怎么突然火了?
创始人
2024-07-20 11:02:10
0

“云南采菌子这两年是真的火了,去年暑假订单多到接不过来,今年从业者我估计增加了得有十倍,客人也增加了三四倍。”博主“大理鹿先生”(下称鹿先生)在云南大理开发了采菌子、看萤火虫等亲子游产品,他观察到,采菌子去年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旅游活动,今年则迎来了大量游客和从业者入场,算是“出圈”了。

最夸张的时候,山上可能会出现“人比菌多”的情况。鹿先生告诉中新经纬,大理古城附近有一条线路,今年把路修好了,(游客沿着)宽阔的水泥路可以开车到山的旁边,“菌子都不够分了”。

不远千里带娃采蘑菇

在云南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叫一个云南人8点起床上班他可能起不来,如果你叫他8点去捡菌子,他可能4点就在山上打着电筒等你了。

而如今,越来越多外地游客也将捡菌子列入云南必玩行程了。家住深圳的小苍(化名)是汪曾祺的书粉,对其笔下的各类云南菌子更是神往已久。一直以来,她都想知道,被汪曾祺称为“人间至味”的干巴菌和“菌中之王”鸡枞,究竟是怎样的美味让汪曾祺在离开云南四十年后仍念念不忘?

今年暑期,小苍和爱人准备坐高铁带孩子去大理游玩一周。“从深圳到大理有1700公里,高铁最快9小时39分钟,我已经约好当地的向导,到了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去捡菌子。”小苍说。

在点评类网站上,有网友这样描述其在云南采菌子的经历:“去山里采蘑菇,一群蘑菇精灵被我们发现,可爱又有趣,山里的颜色非常美丽,绿色、棕色、红色、粉色、黄色美妙极了,空气清新,各种植物泥土的香气。”

本文图均为中新经纬 图

尽管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游客自己捡菌子的攻略,但小苍认为当地向导知道哪些地方菌子多,这样能确保孩子能体会到满载而归的快乐,另外向导能辨别出来哪些菌子能吃哪些不能吃,毕竟出去玩原本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情,如果因为品尝菌子中毒进医院就有点太扫兴了。

家住南京的土豆(化名)是一个带娃旅居博主,之前也带孩子体验过采菌子,一家三口人均200元,配备一个摄影师和一个领队,“我们比较注重安全性,所以也没吃菌子。”

像小苍们一样不远千里去大理的家长们不在少数。鹿先生告诉中新经纬,他的客人们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迄今为止他接待的最远的客人来自美国,而国内的客人也有不少是从东北、新疆等地飞来云南体验采菌子的。

目前,鹿先生平均每天都会带两三组家庭上山采菌子,一般都能采到一篮子的牛肝菌等,采完后客人可以带着菌子去当地的饭店加工后品尝。“我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菌窝的,最近下雨比较多,菌子们就在噌噌地长,客人们一般也是这个时候来得多,目前7月份我三分之二的档期已经订出去了。”

鹿先生的团客单价在200元每人左右,这一价格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他称,采菌季擅长运营的团队月入10万不是问题,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在大理也就几家能达到,其余的也就月入过万。

随着更多人入场,采菌游的价格自然也卷起来了。“有19.9元的,有29.9元的,当然这种游客也不会有太高的期待,领队可能就起到一个带上山的作用,能不能采到菌子另说。”鹿先生称,他的定价策略是基于控制带团人数保证游客体验,更希望通过口碑宣传而非低价来获客。

携程平台显示,近期云南“采菌游”受到关注,多个旅行商家推出了相关产品,包括丽江拉市海采菌+骑马+轻徒步一日游、腾冲高黎贡山徒步+采菌+动植物知识科普一日游、丽江森林徒步+采菌一日游等。

老安(化名)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他原本是一家民宿的主理人,在带领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山体验采菌之后,他决定和常驻在民宿的其他小伙伴一起将采菌子发展为一项收费活动。和鹿先生一样,他也观察到2023年起采菌子开始火热。今年老安正式将带人采菌子作为自己的主业。此外,他还提供徒步、采茶等活动。

作为本地人,老安知道不少小众路线。对于菌子的辨别,老安很自信,“我们的经验是用生命来积累的,祖祖辈辈吃这些菌子,有没有毒他们都知道”,因此在采摘结束后,老安还会准备一顿菌子宴,把白天采摘到的菌子炒给游客吃。

“已满员!”当地研学营、夏令营爆火

相比起成年人,鹿先生更喜欢带小孩上山。“采菌是一件需要耐心和好奇心的事,很多成年人只关心这个菌能不能吃,而小朋友相比之下更擅长发现。”

老安每天带10个人左右上山采菌,由于客人以家长和孩子居多,采菌也变成了一项研学活动。因为小孩充满好奇,老安就会在上山过程中介绍蘑菇的种类。比如云南野生菌也有一条“鄙视链”,站在最顶端的是干巴菌,其次是松茸、鸡枞、松露,再其次是羊肚菌和牛肝菌等。

据鹿先生介绍,在大理,更为常见的是牛肝菌和见手青,而干巴菌、松露和松茸等对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长在深山里,在大理就比较少见了。

在采菌子结束后,老安也会给孩子们讲讲大理的风土人情,他称后期还会针对小朋友做一些溯溪、徒步之类的研学团,更加细化。

凭借云南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不少主打带孩子探索自然、乡野风的夏令营、研学团正在兴起,此外还有不少研学机构可以提供木雕、扎染、刺绣等体验。

中新经纬在大理当地一家以自然教育为主的夏令营课程介绍上看到,课程内容包括砍竹子做弓箭、寻找田野里的可食野菜、生堆火来烤洋芋等。

大理当地户外俱乐部“苍山徒步之家”则推出了大峡谷徒步、采野生菌、拣松子、溪流拓染、苔藓瓶制作、湖上泛舟、蜜蜂之旅、制作蘑菇灯、湖上观星、草原露营、夜观昆虫、采茶做茶等29种自然类产品。

除了采菌子以外,小苍也计划带孩子去体验一家农场提供的踩泥坑和追鸡赶鹅等活动。“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童年的回忆,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陌生的体验。”小苍说,过去几年孩子很少出门远游,现在一有机会就希望让她能多接触自然,从各类电子产品中解放出来。

土豆建了一个旅居家长群,供家长们交流研学信息。从她的观察来看,家长更喜欢送孩子去游学营,因为这样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在大理享受生活,“可能这就是大理游学火的原因”。

一些夏令营则直接打出了“甩娃营”的旗号,主打一个“解放老母亲”。小苍也准备此行用一半的时间用来亲子旅游,另一半时间则把孩子放在一个“甩娃营”,这样自己和爱人可以到处走走看看。

记者所加入的一家研学旅行社的家长群群聊信息显示,一般来说一日营需要提前一周预约,7月13日家长咨询时,19—21日的大小班一日营显示“已满员”,截至7月17日,只有最后一周可以“捡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在7月20日咨询热度较高的“彩虹王国”时,只剩下8月26—30日的夏令营有空位。

“苍山徒步之家”的主理人杰森(化名)向中新经纬介绍,平日客人以个人为主,而暑假主要以家庭为主,游客量也翻了几倍,而这些客人大部分来自一、二线大城市。

从价格来看,多数夏令营全天班一周价格在2000元-5000元,一天价格则多数在200元-700元不等。

“我自己的孩子比较小,所以只报过一日营”,目前在云南长期旅居的土豆说,有的夏令营暑假期间一日营价格由原来的300元左右涨至700元左右,“涨价太厉害了,还有一天一千多的”。

土豆说,暑假期间交通成本较高,由于大理本地游客较多,一些夏令营会选择去往周边地区,加上交通成本,价格较贵,再加上人气原因,涨价是普遍现象。

以社交平台上比较火的“山精灵”游学营为例,春季一日营价格为350元,夏季一日营价格则达到499元。

“其实很多活动可以找本地领队,性价比更高,但是家长就需要陪同。选择游学营,能培养孩子独立性,大人也更轻松。我在选择研学营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安全,会看游学营有没有买保险。”由于之前遇见过游学营收保险费但是没买保险的情况,土豆在报名后都会选择打电话询问是否投保。

“乡野风遛娃”走红背后:亲子游产品同质化仍待解

截至目前,携程平台上,暑期亲子游学类订单量同比增长129%。近两周,携程平台上,亲子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同期增长45%。

在社交平台上,大理正在成为家长们心目中的“遛娃圣地”。在小红书上,“大理”相关的笔记有466万篇,其中多数和游学、遛娃等相关。截至目前,去哪儿平台上云南大理暑期(7月-8月)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0%左右。出行人群以亲子游为主,亲子游相关旅游产品搜索热度较暑期前环比增幅明显,达三倍以上。

飞猪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飞往大理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三成,精品包车游等预订量同比去年双位数增长。成都、重庆、杭州、广州、长沙、北京、深圳、武汉、上海、西安等是今年暑期前往大理旅游的省外热门客源地城市。

苏州大学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黄泰认为,乡野自然风研学类产品热的现象是教育改革推动的结果。乡野、自然风研学作为“教育+自然+旅游”的全新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素质教育需要;同时,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体验缺失也创造旅游新需求,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孩子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乡野研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体验农耕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玩乐中学习获得知识。

“研学提供了旅游与学习的双重体验。乡野、自然风研学不仅提供了旅游的平台,还融入了学习的元素。在研学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参与实践、观察自然、学习知识,这种综合性的体验方式使得研学产品更具吸引力。”黄泰指出,从当前的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来看,研学热的未来热度有望持续,甚至可能进一步升温。

与此同时,亲子游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是困扰业界和消费者的一大问题。对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指出,这的确是很多地方旅游发展不注重创新和本地资源挖掘容易出现的问题。她建议各地应针对当地民俗资源,去开发本地特色的产品。“即使在云南许多城市都可以采菌子,也要做出城市之间的差异性。”

此外,目前研学市场仍存在定价随意、课程质量不佳、机构资质欠缺、安全性不足、虚假宣传、退改政策不合理等市场乱象,黄泰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快出台行业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研学机构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动态监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糖果盘里的新春祝福,甜甜蜜蜜迎... 糖果盘,新春的甜蜜使者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糖果,摆放在精美的糖果盘里,迎接亲朋好...
云南菌子季!(二)“山珍”与“... 今年菌子季里吃到的第二家云南菜,就是这家位于国贸附近的璞YUN·臻选云南菜。 这家嘛,位置比较隐蔽,...
【澜湄之窗】当云南小粒咖啡遇上... 本文转自【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当云南小粒咖啡遇上斯里兰卡锡兰红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中铁...
清晨打卡龙港外滩,生活气息浓厚... 在温州龙港市“避暑”了好几天,这座莫名其妙偶遇的小城,竟然很合我的“胃口”,虽说有些街巷略显狭窄和嘈...
原创 蒸... 导语:蒸螃蟹要多长时间才熟?牢记3个时间点,螃蟹不掉退不流黄,蟹肉鲜嫩还不老 要说秋天最不能错过的一...
全球最大室内雪场开业一周年 累... 9月6日,位于上海临港的全球最大室内雪场耀雪冰雪世界迎来一周年庆典活动。据悉,该雪场自开业以来,已累...
“咖喱+”风潮席卷餐饮,好侍食... 在中国的餐饮市场,一场无声的风味革命正在发生。它的主角,是咖喱。 曾经,咖喱带着强烈的异域标签,是家...
厦门花生汤:甜而不腻,冬天的暖... 本文聚焦厦门经典甜品花生汤,开篇即点明其 “甜而不腻” 的核心口感与 “冬天暖心” 的独特属性,随后...
多汗症午餐的 “清爽敛汗食”:... 多汗症的人吃午餐选面,总怕 “越吃越热”—— 浓汤的拉面油腻闷汗,爆炒的炒面燥热上火,连想靠单一面类...
福州海蛎饼:外脆里嫩,海鲜味超... 本文将全方位解读福州海蛎饼这一经典地方小吃,从其历史渊源入手,探寻背后的文化印记;详细剖析制作海蛎饼...
原创 秋... 最近早晚的风里总算有了点凉意,这才惊觉秋天真的来了。老话说"贴秋膘",但现代人哪还需要大鱼大肉地补啊...
看阿宽如何用“舌尖上的还原”将... 9月3日至5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四川成都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
荆州古城景区交通管制:不止禁行... 2025年9月6日起,荆州古城宾阳楼景区区域要实施交通管制了,相关路段升级成步行街。这事儿不只是简单...
跨越千里的感谢 医护人员的贴心服务感动香港游客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收到跨越千里的感谢 近日,两块镌刻着感恩心意的感谢牌...
贵州6天5晚攻略,经典行程全解... 贵州6天5晚攻略,经典行程全解析,错过后悔一整年! 在贵州,每一步都是画,每一眼都是诗。这片山地秘境...
蓝天公园盛大开园 9月6日,长春蓝天公园盛大开园。这座集自然生态绿洲、航空文化地标、休闲消费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不...
西藏阿里自驾大会吸引全国自驾游... 中新网拉萨9月6日电(卢鑫 闫志国)“天上阿里·云巅自驾”自驾大会暨自驾路线推介活动于9月6日结束,...
这些关于一次难忘旅行的作文,竟...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 今日分享一篇描绘难忘旅程的文章,欣赏这些优美词句如何唤起旅途中的感动与惊喜。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