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冬病夏治,东莞人最爱的三伏天灸来了!7月15日是天灸初伏加强日,也是整个三伏天灸开贴的第一天,东莞各大医院及社卫中心都开设三伏天灸专场。
在东莞市中医院分院的贴灸现场,一大早就排起了“人龙”,不少市民前来贴灸。
“我是听本地朋友的介绍,专门来尝试的!感觉很方便!”年轻的陈女士是湖南人,今年第一次来贴天灸,“现在年轻人也流行中医养生,我们经常交流这方面的‘养生信息’。”
贴灸现场,既有上班族年轻人、街坊阿伯阿婆,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
采访中大多市民表示,自己已经贴敷3年甚至5年以上了。家住附近的张女士,今天一早就特意带着放假的女儿前来贴灸。她说,自己常年免疫力低下,冬季几乎每个月都感冒,“我感觉有用,连续贴了几年,基本不犯了。”
入伏第一天,“三伏贴”火了
“三伏天灸”疗法又名“发泡疗法”,也称“敷贴发泡”,源于我国古代冷灸疗法。将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和外治法有机结合,选用通经、祛寒等药物,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肌肤腠理处于开泄状态的时期,进行人体穴位贴敷,治疗一些在秋冬季节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顽固疾病,具有防病治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贴敷现场,医师耐心地为每位患者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选择相应的穴位和药物进行贴敷。“今年贴敷三伏贴的市民预计在6000人左右。广东地区天气闷热出汗多,人们又喜欢多喝冷饮消暑。冷饮伤阳,寒气则容易入侵。”东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陈龙安介绍,每年三伏天灸建议最少贴敷三次,若是伏日当日无法抽空,在第二天补贴,也可达到治疗效果。
今年的天灸时间中,伏前灸为7月5日,初伏为7月15日,中伏为7月25日,中伏加强灸为8月4日,末伏为8月14日。
敷三伏贴,请到正规医院
“三伏贴有特定的适用人群,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陈龙安说,三伏贴最适合秋冬季易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伏贴“冬病夏治”疗法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接受相关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冬病夏治”期间,也不能盲目减药、停药,以免导致疾病加重。
三伏贴大热,但专家并不建议市民自行在网上购买药物自行贴敷。陈龙安提醒:“购买三伏贴需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诊断之下贴敷,万不要自‘医生’随意购买、自行贴敷。”
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以来,东莞气温潮湿闷热,容易让人出现四肢沉重、恶心、食欲差、失眠等症状。东莞市中医院除了敷贴外,还有督灸、八髎灸、耳穴压丸、红外线治疗、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项目。此外,入伏后,中医专家建议市民要根据个人体质,合理调配饮食。比如,身体比较虚寒的人,建议吃点羊肉、牛肉、韭菜、生姜等温阳的食物。如果体质偏向于阴虚火旺者,可以吃些苦瓜、冬瓜、丝瓜、绿豆、黑豆、赤小豆等降火食物。
文、图 | 姚梓婷